Responsive image
《人与神》
2012-07-17

虽然都是儒家先圣的话语,然而含义与语气却大不一样。孔子很理性,富有人生的智慧,也有现实的精神,所以他不语怪力乱神,只相信人的力量。

清明节:从清明节祭祖看宗教本土化及相互影响
2016-04-05

在质疑、冲突和逐渐接纳的过程中,促使宗教重视接纳了儒家的祖先崇拜文化传统,同时宗教也丰富及提升了包括清明祭祖扫墓礼仪在内祖先崇拜文化的内涵。

社会的文明离不开美德(一)
2018-04-18

儒家经典《礼记·大学》中说:修身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修身的目的是为了齐家、治国,修身的标准是个人达到较高的美德素养。

基督徒祭天敬祖的神学困境及其时代意义
2011-11-23

2.祭天敬祖与中国天主教神学本位化进路1971年以后,有于斌、罗光、成世光等诸位主教从儒家的敬天、孝道等角度出发,来重新厘定祭天敬祖的神学意义。

人民大学宗教系教研室主任魏德东博士: 新世纪的中国天主教 Director of Department of Religions, Research and Teaching Section, Renmin University, Dr.Wei Dedong
2019-05-21

天主教属于保守性较强的宗教一般不退教,但除了家庭影响外,也很难吸引新人北京神哲学院的10个学生,8个是天主教家庭宗教替代品每个人都有宗教性,但宗教性的满足不一定在宗教中——德国:西美尔中国人宗教性的实现:儒家

韩国:新真福保禄·尹持忠及其同伴
2014-02-10

尹持忠在他母亲去世时,按照母亲的遗愿选择了天主教葬礼,而非儒家传统习俗。当地方官府得知此事后,国王盛怒。于是官府开始调查和审问尹持忠和他的表弟权尚然,要求他二人放弃信仰,并说出其他天主教徒的名字。

基督信仰的死亡观(一)
2016-11-01

儒家的死亡观是入世的,它主张通过立功、立德来超越死亡。道家的死亡观是出世的,它主张顺应天理和自然之道,既不悦生,也不恶死。佛教的死亡观是抑我的,它主张战胜自己肉体的欲望来享受来世的快乐。

司铎,渔人的渔夫
2009-06-19

中国天主教最初音译“撒责尔铎德”,简称“铎德”,后来用儒家关于“施政教时振木铎以聚众”的说法,改为“司铎”。司铎的使命就是“宣布教化、往训万民,传扬救恩的喜讯。”每一位司铎,都要成为基督。

改变“鱿鱼游戏”的规则:博尔多神父致力于帮助露宿街头者
2021-11-01

“当一对夫妇离婚时,孩子的抚养权一般都会判给父亲,这是一种源自儒家的做法”,这位宗教人士解释说。“如果再婚,新一任妻子对丈夫的孩子非常不好,他们会逃跑以避免遭受身心暴力”。

教宗公开接见:利玛窦凭借对话和友谊在中国传福音
2023-06-01

后来他明白,必须“呈现儒家文人的生活型态,穿他们的服装”,而且要研究他们的著作,在与中国社会的文化和习俗的对话中介绍基督信仰。利玛窦的科学造诣得以在众博学者当中引起兴趣和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