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传就是传福,就是把自己所拥有的幸福传给别人,如果我们仅仅只让别人听到幸福的声音,而得不到幸福的实惠,那岂不是让人家望梅止渴画饼充饥吗?
最近我在“信德”上看到了这样一个新名词———福传新文化,我认为这是基督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如果把福传新文化实现良性互动和循环,有利于基督文化在中国深深扎根,并进而不断拓展。
福传工作是教会永恒的主题,如何搞好福传工作是大家非常关注的问题,反思多年来的福传进程,不难看出管理问题也存在不足,福传工作也有机制管理问题。
他强调教会不仅是义人的教会,上主的宴席向众人开放。在宴席上,我们应该全身心的投入,与众人同宴,不可亲此疏彼。基督徒不可因榜上有名而沾沾自喜,否则将错失宴席。
切合实际,而又通顺易懂,又有地方风味,村民都念熟记住了,这使我备受鼓舞,也说明福传要多种方式。文字对联也是福传的一部分,只要不违背福传宗旨,教会原则,教义教规,只要对福传有利。
无论干什么事业,做什么工作,都应掌握一定的技巧,具有一定的艺术性,福传理应如此,福传工作应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不能千篇一律,生搬硬套。语言福传:福传时我们首先贯用的是语言传播。
中国的古训说:“吃亏是福。”这一句话的反面是“占便宜”,中间便是既不吃亏也不占便宜。为此,有人说,吃亏是福;有人说,什么都能吃,就是不能吃亏;还有人说,是我的拿,不是我的,白给不要。
他们的行动,可说是福传的初型。2005年太原教区六合堂区儿童开圣体合影留念如果我们读圣言和圣体有深度的认识,感受到主的慈爱,就会像厄玛乌两信徒一样,大胆地承认自己的身份,愿意与人分享白白得来的恩宠。
我也曾问过一些教友,他们都异口同声地说:福传怎么能是“吃吃喝喝”的呢?!那么就让我们来听听罗国辉神父是怎么说的吧。
正是由于“信德”的培养呵护和安慰帮助,才使我有幸成为一名文字福传工作者,才使我的信仰生活扎下了根,才使我的家庭和睦而幸福。每次出门前去各地做福传工作,“信德”总是我有力的福传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