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被称为“亚洲方济各”的菲律宾主教对现任教宗的理念充满热情,为移民和难民仗义执言,并试图以天主教慈善机构明爱主席的身份传播穷人的福音。
今天必须向各位善心的男女人士作出呼吁,恳请他们賙济穷人,把自己的财物分施给最有需要的人,藉此作出个人的贡献,为造就更美好的世界。
教区也力所能及回应人们的需要,比如为有需要的机构、养老院、医院等送去口罩、防护服;给穷人发放食物等。
我们无须成为富翁,却要关爱穷人;无须为自己发财,却要为他人付出;无须赞同世人,却要与人人和睦共处。若不做到这一切,就称不上是先知之恩。我们要满心喜乐期盼未来的世界,却不需要一堆牧灵计划。
因此,这些贫富差距恐怕会影响新冠疫苗的分配顺序,穷人总是排在最后。此外,教宗也由衷感谢许多传播工作者。
1946年,她在前往印度大吉岭的火车上听到了一个清晰的声音:“你要放弃一切,跟随祂进入贫民窟,在最贫穷的穷人中去侍奉祂。”德肋撒修女说:“我知道这是祂的旨意,我必须听从和跟随祂。”
贫穷人是耶稣所钟爱的,但耶稣并没有赶走富人。”于是,记者罗达里问道:“耶稣要求带任何人到祂的餐桌来,其含义是什么?”教宗答说:“这意味着没有人被排除在外。
正如教宗方济各在我们工作开始时所提醒的,我们在主的复活带来的希望中保持合一,坚定不移,我们将我们的共同家园托付给祂——大地和穷人的呼声变得越来越迫切:“请赞颂天主!”(LaudateDeum!)
她热心,看不惯不公义的事,常打抱不平,如为受虐的孩童与他的家长理论、替穷人找医疗、替没銭下葬的亡者找政府协助、以及为帮助学校、教堂而捐地等。
他在生活上从不讲究,十分简朴,可是在接济别人上,他却把自己当成是富人,慷慨大方———对修生的接济,对盖圣堂的捐献,对有困难人士的帮助,对穷人的周济从不嫌多,他常说:“我有何功德,衣食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