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转变是耶稣所行的双重奇迹:使面饼变质,且是变为自己的身体。耶稣对面饼、对自己的身体都有处理的全权。他能使自己的身体转变为神秘的,几乎是精神性的存在状态,使他的身体不受自然律的约束。
前两步的信仰转变历程是玛窦信仰升华的准备和前奏——真正跟随主去传扬得救的喜讯的准备和前奏。下定决心后,玛窦成为耶稣的门徒。一直陪同耶稣传教三年之久,亲身感受主的言传身教。
这位教宗所面对的是一个社会与经济急剧转变的世界,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他于1891年颁布了著名的“新事”通谕。教宗在通谕中呼吁更努力于推动成立天主教会组织,并祝愿国家涉入社会援助工作。
弥撒礼仪不仅以祝圣饼酒的话语,也以至高的敬意,及其钦崇仪式,来宣告基督藉饼酒实体转变而亲临的奥迹。潘神父从什么是弥撒、弥撒庆典如何举行、如何参与弥撒等三个方面介绍了教会礼仪的有关内容。
虽然有些人听到「群众」这个词汇时会认为他们是无名小卒,但在福音中我们看到,「群众在与耶稣互动时有所转变,心中激起跟随耶稣的渴望,萌生赞叹之情,并进行分辨」。这是耶稣与群众关系中的三大恩宠。
生命并没有因为死亡而消逝,而是得到了转变。我们与亡者保持一种联系,一种不再是形体上的联系,而是一种真实的关系,因为没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基督“并不遥远,祂与我们同在:仍在教导祂的门徒们,转变他们的心,就如当初伯多禄、保禄和玛利亚玛达肋纳所经历的那样。
上主转变这颗心,使相遇,一个新相遇成为可能,避免使冲突成为一起没有终结的战争。”教宗也提到,我们许多人在领洗时都取了玛利亚和一位圣人或圣女的名字,这并非没有意义。圣人们无非是等着“拉我们一把”。
教宗说,“如果在他的生命中得到了恩宠,如果祈祷使他某一天满腔热情,以致感到天国临在于我们当中,他的目光发生转变,有如孩童那样”,这是因为他持之以恒地诵念这简短的祷词。
教宗强调,“在祈祷中,是天主在改变我们,而非我们该当转变天主”。可是,“当人们诚心祈祷,请求的益处也与天国相符合,为什么有时天主似乎没有聆听?这令人感到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