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圣经的初始记载着:天主钟爱地注视着祂所创造的化工。从可居住的土地到赐与生命的水源,从结实纍纍的各类树木到与我们共享家园的各种动物,在天主的眼中样样宝贵。
对福音的激情不在于理解或学习—你可以学习所有的神学课程,你可以学习圣经和所有相关资料,同时变成无神论或俗化,它不是学习的事儿;历史上就有很多无神论神学家,因此不在于学习!
如此看法便是相反圣经,因为圣经里《创世纪》的六日工程,每项工程后都会说:“天主看了认为好。”而在六日工程最后记载说:“天主看了他所造的一切,认为样样都很好。”
张三星神父还为大家提出了教友必须具备的“五个一”:“一本圣经、一本歌本、一本日课、一本要理、一挂念珠”,并从在座的开始做起,如果在座的这60多人每个人讲给10个人听,那么就是600多人,这些人也能够行动起来
她们珍惜这次学习的机会,如饥似渴地跟随导师——香港的陈神父在圣经的天地里遨游,其独特的学习圣经方法使她们受益匪浅,至今都记忆犹新。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圣教会不仅重视恭读圣经,也重视参与圣事的原因。我们对耶稣基督的认识起初总是来自于父母、老师、朋友或书本,这种信仰需要在祈祷中得到深化。
事情发生地很巧,我本科毕业的那一年,耶稣会雅典耀大学罗耀拉神学院开始教授希伯来文和希腊文,而我选择的是旧约圣经专业,自然渴望学习这两门语言,所以计划转到该院攻读硕士。
前者是因为没有中文神学教材,只能把文革中没有被毁掉的教会书籍当作课本;后者是为了尽快建一座主教坐堂,从没有学过设计的他硬是自己琢磨着设计出了一座漂亮的教堂。
他除了在徐家汇学习中文,同时任徐汇公学监学,教授法文和化学。
第一届就是在汤女士的家里开办的,由于没有办慕道班的经验,她到处请神父或资深的教友来授课,然而这里讲中文的神父少之又少,所以大部分都是华侨教友来担任,课程内容主要是分享信仰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