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写道:「在此十字架上的是『人类救主』、忧苦之人,祂亲自承受了一切时代的人的身心痛苦,使他们能在爱中找到受苦的救恩意义,以及对一切问题的正确解答」(《论得救恩的痛苦》31)。
在教会历史里,数不胜数的人士曾协助病人认清他们苦痛的人性与灵性的价值,好能成为我们的榜样,并激励各位,我想在此追溯当中几位。
印度加尔各答的德勒撒修女生前曾说:我不但要梦想,而且要实干,我要广施善行。结果:她的仁爱理念和行动成了我们这个时代最有力的强音,超越国界、种族、文化和宗教。
众所周知,圣而公教会曾历经风雨,不管是在初期遭受磨难——灭顶之灾,还是在近代四分五裂——破坏合一,可是,圣神引导的强大力量更加彰显,仁爱善良的基督精神延绵不断
他又提到保禄六世当选教宗前在梵蒂冈工作时曾说,教宗代表「背负著基督」,作为「得以传播、宣讲和体现的宝藏」。他说,基督是「不会令人失望的那一位」。
把全部心血倾注在牧灵上的他,特别惦记城市教友,他曾无数次深入居民小区教友家中做弥撒、行圣事,把无人照管的羊一个一个地聚集到羊栈里。
一次温州上海移民团体发起人之一薛纪福弟兄曾这样分享他的经验:我们几个弟兄担任团体负责人多年了,除了每周的圣经分享,每年组织两次大的团体外出朝圣活动之外,自己没有了新方法,感觉压力很大!
丹尼莫拉曾是纽约州最大的监狱,以防范极严闻名,曾被大家戏称是纽约的西伯利亚。纽约市很热闹,纽约州很荒凉,克林顿在纽约州的最北端,一直无声无息。可是这两年,一部9分钟的小影片,让它突然出了名。
这不是什么新鲜的说法,据记载,早在沙俄时期,俄国法律就曾规定,华人青年若与俄罗斯女人结婚,先要接受东正教信仰(教会登记,办法洗礼证书),之后需按照教规在教堂举行婚礼。
记得今年初,河南兰考火灾事件发生后,《中国民族报》的记者蓝希峰博士曾邀我就弃婴收养结合宗教公益慈善事业撰文回应,因为我和在座很多朋友一样也非常关心而且多年从事公益慈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