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杨冬白作品《徐利谈道》在意大利揭幕:中意建交55周年 再谱文化新篇章
2025-05-31

利玛窦在日记中感慨:“徐公不仅理解深刻,更能以中文精准表达,实为罕见之才。”1610年,利玛窦去世,徐光启亲自撰写墓志铭,称他“道义相孚,虽跨山海如亲面”。

再访回归后的澳门教会(二)
2007-05-18

同时,澳门教区有三份教会报刊,分别为葡萄牙文的《号角》周刊(Semanario"OClarim")、中文《晨曦》和《澳门观察报》。

遇翁得利:缅怀伯乐翁德光神父
2024-12-20

神父翁德光,这中文名字富有深意,似乎有人精心挑选,它不仅恰当而且深受大家喜爱,人们亲切地称呼他为老翁。他本人也对这个中文名字情有独钟,以至于他的电子邮件地址就是以老翁的拼音“laowung”命名。

台湾:首座基督教史料室启用,冀积极推动相关研究
2015-04-20

史料室收藏上万册的珍贵教会史料,包括台湾第一代基督徒《台南高长家族族谱》、《吴葛亲族一百五十年族谱》,以及完整收录「北美基督教青年会」于一九二零年在中国发行第一份中文杂志《青年》、《进步》、《青年进步》

《福音的喜乐》(节选)
2015-05-26

(路十五7)光启社和“信德”以单行本形式合作推出宗座劝谕《福音的喜乐》中文简体译本。该书由台港澳共译,教廷审订,是首部宗座劝谕。定价:9元(包邮)。

怀着感恩之心生活
2006-01-04

我们今天也可以读到不少他那些已译成中文的文章。其实,我们每个人在生活的流程中,也多多少少得到过别人的帮助,接受过他人的恩惠,可我们是不是都用心记住了这些、并因此多了一份感恩之情呢?

天主教敬礼许多“像”是在拜偶像吗
2003-05-14

这可以用中文“在貌为恭,在心为敬”来解释。比如在大礼弥撒中给天主上香,也给人上香;在殡葬弥撒中,告别式礼仪时,也向棺木中的亡者上香。

对中国天主教本地化的一点认识
2003-10-24

为了让天主教为国人所认同,天主教首先应该摆脱“洋”的观念,在建筑圣堂、堂内设计,以及祭衣、祭器上的符号标记,都要考虑国人的接受层面,能用中国文字表达的一定用中文表达,让每个中国人都感觉到天主教信仰的亲切和熟悉

香港:宝血女修会会员大会邝丽娟修女蝉联总会长
2017-08-05

早年毕业于德贞女子中学,加入宝血女修会宣发初愿后,被派往台湾师范大学完成教育心理学学士课程,之后任教于德贞女子中学,其后曾被修会调派往台南任职宝仁小学校长,于一九八六年被调派往加拿大蒙特利尔华人堂区及中文学校服务

相声:猜字谜
2018-01-10

甲:你说中文汉字多神奇。乙:象形方框字,每字组合有含义,都是神启迪。甲:我往这一站双腿一叉,打一字。乙:啊!人呗。甲:一撇一捺就是人,乙:互相支撑,甲:你离不开我,乙:我也离不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