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确,生命中有很多事情我们不能立时明白,就如同圣母玛利亚一样,天使报喜时她不明白,为什么选择自己做圣子的母亲;耶稣十二龄讲道时她不明白,耶稣为什么不辞而别自己前往圣殿;她不明白,为什么焦急地寻找了三天三夜后却得到了耶稣在人看来非常冷的一句话
[48]圣奥思定,《讲道集》(Sermo),336:1,PL,38,1472。
圣奥思定,联同其他教父,被这象征所打动:“他躺在槽里,作我们的食粮”(讲道189,4)。事实上,耶稣诞生的场景,唤起耶稣生平的多项奥迹,并把这些奥迹带进我们的日常生活。
僧实说:“这个时候,江南有一个讲道说法的讲堂就要倒塌了,会压死正在听道的1000多人。现在大家应该齐心协力的祈祷,求天帝救援。
礼仪之争后,教廷虽对祭祖做出了更加务实的牧灵指引,但就祭祖与孝亲之间关系的解释仍嫌不够清晰,乃至今天,每年追思已亡日及炼灵月,主教神父们的讲道大多还是停留在末世论层面,很少将教会的追思传统与中国慎终追远的孝道思想加以联系作出神学诠释
此外,三自教会内教牧人员自身素质及神学修养的不足,也导致信徒因不满教牧人员的作法及讲道内容而游离于教会之外,最终走向异端之路。
(10)梵二会议的教长们同时亦敦嘱主祭,要以圣道礼中的讲道,来阐释天主圣言,并要指出如何在信友生活中实践出来。(11)在梵二会议后四十年举行的圣体年,可谓是一个重要机会,让信友团体在这事上作检讨。
我们在那里的几天中,每天给病人们讲道、教他们唱圣歌,同他们一起念玫瑰经,有时也与他们聊天。
这种关系在耶稣开始公开讲道时就显而易见了,当耶稣在约旦河接受若翰的洗礼时,圣神有如鸽子降下,又有声音由天上说:“这是我的爱子,我所喜悦的。”(玛3:17)玛窦为我们勾画出一幅天主圣三奥迹的图象。
在六年的学习生活中,根据不同班级的情况,安排不同的实践任务,如部分修生在礼拜日给慕道者讲道,外出看望有病或有困难有疾病不能来教堂参与弥撒的信友,为他们送圣体,或帮助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零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