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这两条标准,大多数人都是乞丐;面对那些富人,那些追求财富者,即使贫穷的男人和女人也会被贪婪毁灭。但耶稣说,富人一般很难进天国;当福音传播给穷人听时,总会有极大的反应。
(奥斯丁《上帝之城》)苏格拉底用通俗易懂的比喻来说明,自杀者是没有权力自杀的。他说,“凡有哲学精神的人,都会心甘情愿去死;但是他不会自杀,因为那样做是不正当的。
如此的肤浅,其结果将是自食其种植的恶果和苦果,整个人类将岌岌可危:因为人们需要物质,更需要精神;需要公平正义,更需要仁爱、宽恕;需要科技发展,更需要信仰培植;没有精神,没有公平、正义,没有信仰支撑,人类将走向毁灭
同时也明确指出,耶稣下降阴府,并非为救那些下地狱的人,也并非为毁灭地狱,而是为拯救那些先祂而去的义人(《教理》p155)《教理》中这段关于“阴府”的解释是说,所有死去的人都要到同一个阴府里,无论他是善人或恶人
天主,你所创造的,难道就是为了一朝毁灭吗?天主,你的慈爱在哪里?尽管你掌握着生死大权,可就忍心看着这个70岁,65斤爱了你一辈子的小妇人忍受这样的痛苦吗?
可是天主借着黑夜毁灭、倒空与销毁所有的不属于主的,或次于祂的情感与不成全的习惯(黑二:6,5)。灵魂经过黑夜,达到与天主之爱的完美结合。黑夜不是天主的缺席,相反,因为光太亮,一切成了漆黑。
救恩历史中许多的行动都明确展示了祂的慈悲为怀,以良善克胜惩罚和毁灭的处事态度。祂犹如人类的慈亲,从内心深处自然涌流出对儿女境况的牵挂与担忧,从而揭示了祂那满怀慈爱与怜悯、宽仁和慈悲的「牵肠挂肚」。
因为为信仰主的人,死亡只是生命的改变,并非毁灭(《亡者颂谢词》)换言之,在信仰内,死亡并非生命的结束,而是进入新生命的开始。
听到有人轻易地开口要毁灭人和土地,实在令人感到不寒而栗。不幸的是,话语时常会转变成为野蛮暴力的战争行动。
而珍惜和敬畏生命的意识恰恰具有这种自我约束、自我完善的作用——一个关爱生命、尊重生命并以此为乐的人,怎么可能去做伤害生命、毁灭生命的恶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