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在开往下麻村的客车上,我又和上麻村的于瑞朋夫妇攀谈了起来。向他们了解当地农村的各种情况,询问当地农民的信仰状况。小夫妇俩人非常欢迎我有时间也到他们村去看看,我告诉他们会有这一天的。
儿女们遵从母亲的遗愿,小心翼翼地一项一项地实施:尽管儿子和三个女儿都未领洗,却谨遵母亲的遗愿全程以教会礼仪安葬洁净的客厅里,老人安静地躺在鲜花中,她生前的照片系上了黑纱,连同她丈夫的遗像一起摆在儿女们面前
千百年来的朝圣客往往在墙壁上刻一个十字,表明他们在千难万险中来到了这里,完成了心愿。静静地坐在这块神圣地地方,默想着天主做事的奥妙,似乎触到了耶稣的肉身。
撒玛利亚妇人也向自己城里的人说:“莫非祂就是默西亚吗?”(若4::2)“耶稣是默西亚,天主子”,其实是基督徒的最基本的信仰。
但《圣经》的旧约中有哈诺客(创世纪5:21-24)和厄里亚的升天(列王纪下2:11)。既然旧约的两位义人没有经历死亡便可以升天,或许我们不难接受比他们二位更大的圣母升天。
封主教曾在菲律宾圣乐仁修院和比利时鲁汶大学读书,这是比利时和菲律宾客人为友情前来参礼祝贺。米神父的莅临除了为友谊之外,则是代表奥地利耶稣会为延续两地教会的友好关系而来。
这妇人满面温雅,光耀犹如太阳,声音即柔和又谦恭,他匍匐在她面前,听她讲话。她说:“我的孩子,你去哪里?”他说去圣堂望弥撒,听神父教导。她说:“我是童贞圣玛利亚,真主的母亲。
便急忙令人准备热水,以及棉被襁褓,他自己从行李箱里取出几枚银针,手法娴熟而又准确地扎进妇人的36处穴位,当王叔和落下最后一根银针时,那妇人居然缓缓出了一口长气,悠悠睁开了眼睛,脸上也渐渐有了血色。
于是我转头问后座的妇人,意料中地换来一阵鸡同鸭讲,我只好直接秀出十字山的立陶宛文给她看,得到的答案也是不太确定。
妇人开口说话了:玛利亚,不可以,目前足够了,以后我们知道那位修女就是圣母玛利亚。她引领小玛利亚修德成圣的路,教导她不能贪婪,保持心满意足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