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两个死抠字眼的笑话:有个小孩惹爷爷生气,爷爷批评他没有守好天主诫命,他却调皮地说:“天主十诫第四诫是孝敬父母,并没说孝敬爷爷”;有位妇女常能包容丈夫的毛病缺失和无理取闹,但她这种好态度仅仅维持了很短时间却忽然来了个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乃是妇孺皆知的哲理名言,但由实际生活看,大多数的人都忽略了这一点,往往是对自己的缺点毛病视而不见,对别人的差错失误却明察秋毫,正如耶稣所说的:“只看见兄弟眼中的木屑,而对自己眼中的大梁竟不理会
看见自己罪恶累累、执迷不悟、屡教不改、重蹈覆辙的顽劣;看见圣人圣女可歌可泣的英勇豪迈、牺牲奉献,看见自己的昏聩慵懒、自私贪婪;看清财富、权势、名利、地位、世福世乐的短暂虚幻;看清自己往昔的错误缺失和常犯的毛病而痛下决心悔改更新
“基督徒的喜乐从来不是独享的,却始终是与众人共同拥有的”。教宗方济各致函问候意大利教会第二届同道偕行大会,在信中如此表示。与会者们于3月31日至4月3日在梵蒂冈参加会议,主题为“但愿喜乐圆满”。
教宗方济各5月9日主持天皇后喜乐经祈祷活动(梵蒂冈新闻网)耶稣叮嘱我们存留在祂的爱内,以得到祂的喜乐。教宗方济各5月9日主日在诵念《天皇后喜乐经》以前,从当天的福音出发,阐述了这一点。
(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10月1日在圣玛尔大之家的清晨弥撒中表示,上主的喜乐是我们的力量,在祂内我们找到自己的身份。教宗还强调,我们基督徒对天主的思念绝不能熄灭,否则我们的心灵就无法尽情欢庆。
在主内的希望永不令我们失望,它是我们内心喜乐和平安的源泉。当天福音叙述耶稣与法学士的谈话,耶稣表明亚巴郎曾欢欣喜乐地希望看到祂的日子。教宗藉此表明望德在基督徒的生命中极其重要。
这是“耶稣的喜乐”。教宗方济各元月3日在梵蒂冈接见意大利视障者和盲人联合会的代表团,向他们提出了这点。在任何年龄都要始终前行教宗首先祝贺在场众人新年快乐,由此提及刚展开的禧年。
牧童们的经验是:1、寻求上主;2、满心喜乐;3、分享内心的喜乐。1、寻求天主寻求天主的渴望是极其吻合人性的。
(箴17:22)由此可见,喜乐、微笑在人际关系和人的生命中是占有多么重的分量啊! 天主在巴贝尔塔事件上,为了抑制人的骄傲,分割了人类的语言,但是却保留了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