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基督的净配,一位教会的修女,理应踏着基督的足迹来走我的奉献之路。然而,最近母亲的得病使我更深刻地经验了作为一名修女在践行福传时的舍与得。
在最困难的年代于大姑仍配眼药水给人治病,并为病人祈祷。有的教友忘了或者不会念饭前经,大姑便教给教友念自己编的顺口溜饭前经:拿起筷子端起碗,感谢天主大恩典,天主赏我们吃赏我们穿,赏我们灵魂肉身都平安。
她人也非常简朴,在我的记忆中夏天只是兰色小碎花短上衣,下配一条深蓝裙。冬天是一件兰色短呢子料外套。很象在家赋闲买菜的家庭妇女衣着。
他虔诚地向这位禅师请教,禅师却嗤之以鼻:你这个俗陋不堪的武夫,怎么配问这个问题。武士十分震怒,继而动了杀机,就要拔剑出鞘。不料禅师快如闪电,指着他说:看,这就是地狱!
「这就是门徒的态度:人对于天主不求回报的主动加以配合时,必须深入认识自己的能力和才华,并要意识到永远是天主在施以恩赐和行动」。
这不是一个虔诚的幻觉:这就是当配偶们决定呼求祂的时候,圣神在许多婚姻中所做的。因此,这并不是一件坏事。
后来总觉得这样速度慢,效率低。那么怎么才能使教会复兴起来呢?神父说:“要找志同道和的人。”
受妻子的影响,丈夫仇恨的心慢慢也改变了,两口子多次到监狱探访凶手赵志红,探访室里,面对宽仁大度的呼格的父母,恶贯满盈的罪犯像右盗般低下了头颅,流下了愧疚的眼泪!
我低下了头……那是10年前的一个复活节瞻礼,弥撒结束后,教友们仍沉浸在耶稣复活的喜悦之中,我正和大家互相问候时,一位热心教友说,有一个人病重,让我去看看。
就是在这样的矮门低户的院落里,一土一坯,一柴一草,在在见证了一个世代教友家庭的点点滴滴……明知奶奶早已不在了,我还是急切地推开门:欲塌的老屋墙壁正中,是取走圣像留下的印痕,没有十字架的“十字”印痕格外醒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