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岁和我的父亲结婚。父亲家是虔诚奉教的教友世家,我的大伯是修士(圣了六品之后患病去世),我的二姑是保定天主堂若瑟院的修女。
这名18岁高中生向父亲黎文河(LeVanHa)献花,令其感动不已。黎文河向天亚社说:「我为女儿感到骄傲,因为自己从来没有想过在新年向父母献花表达谢意。」
清楚记得姐姐用嘴咬着筷子翻字典查字的速度比父亲用手翻得都快。姐姐比我大7岁。我刚上小学时,在家学习都是姐姐辅导的。她的普通话很标准,所以教的拼音发音十分准确。
疫情期间,中国中心的Katharina(中文名:范雅玲)女士经历了父亲的去世和特殊的葬礼。她90岁的父亲在4月6号开始发高烧,因此他必须住进医院,但家人不得陪同,老人自己躺在救护车里。
一名患病男童的父亲作出感人肺腑的见证:即使医生们建议堕胎,这对夫妻还是生下孩子。教宗在会晤结束之际,一一问候了每个病童和他们的父母。教宗方济各拥抱这些病童和他们的父母。
一九九九年,父亲身患重疾,令他在生命和信仰上遇到重大的磨练。父亲康復后,他透过每月一次的圣召祈祷聚会和个别会见神师辨别圣召。二OO四年他加入圣神修院接受培育。
候任枢机阿伦谢里四五年生于喀拉拉邦,父亲是农民,家里有十个孩子。 他的哥哥进修院后,父亲再没有能力送他入修院。
刚刚从老家山东赶来,看望打工受重伤的父亲的大学生——李明杰,也激动地走上台来,对堂区和教友之家近日来对他住院的父亲的关心和照顾,通过歌声表示了诚挚的谢意和祝福。
念“我等”二字,想天主是众人的父亲,我们都是一家人。念到“父者”二字,想天主是我们的好父亲,他不断地在想到我,照顾我,他不是严厉的法官……,这样毫不费力的,由字句升华为热情。
父亲去了,我的父亲要是活着,我进不了修院,他曾强迫给我订了婚,我当时为了使他喜欢而顺从了他。也许因为他对我的圣召有阻碍,天主上智安排,让他早日离开尘世,好让基督未来的牧童去牧放他的羊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