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清真寺和阿訇面对的对象远比传统的回民要复杂的多,如何回应不同角度的疑惑甚至质疑,如何回应不同宗教间相同和不同的比较,如何向不同语境人群阐述伊斯兰……如是等等,新的问题总是萦绕。
教宗指出,包括我们基督徒在内,人人都会面对一个诱惑,就是「只顾著救自己或是自己的团体,只关心自身问题和切身利益,其余的一切都不重视」。「这是个极为人性,却又糟糕的本能。
面对倍受煎熬和恐惧的缅甸的信众,教宗期勉他们保全信仰、合一与真理,甚至不惜为福音冒着生命危险。
面对一个喝多的神父,教友们打不得,骂不得,局面尴尬;教外人干脆传为笑谈。自己又已是天命之年,不该再出丑、不自重。想想,还是戒了吧。
相反地,面对弟兄姊妹,则带有羞愧和屈辱。可是在当今世界,需要的就是屈辱和请求宽恕的态度。世界上正在发生许多事,很多消逝的生命、很多战争,我们怎么从来不请求宽恕呢?」
当我们在面对艰难的决定,并被当中冲突的磨擦撕裂时,让我们也记起自己受到了这份怜悯与慈悲。就如祂一样,让法律与慈悲在我们所背负的十字架中保持在一起、保持平衡,但这一切都是出于爱,而非出于无助的畏惧。
面对这一点,我想弄明白:圣女柏姬达的秘密是什么?众所周知,受伤害者往往转而伤害他人;受压迫者容易变成压迫别人的人。然而,受压迫者的圣召是让自己和压迫者得到自由,成为修复人性的人。
宋神父任副主编,面对这个陌生的领域,神父在百忙中抽出时间虚心向内行学习,并买来各种专业书籍自学,从采编、审稿、打字、排版,一直到版面的美观都进行学习,研究。
“山中圣训”表达了那令人目眩、向人提出挑战的光芒的具体内涵,因为它迫使人不得不面对自己的良心,又启发他们看到自己问题的根源所在。这也就是“山中圣训”何以会招致如此众多的不同看法的原因。
关于巴西人民必须面对的重大挑战,教宗说:“我知道巴西和整个拉丁美洲的人民都保存着根深蒂固的基督信仰价值。这些价值绝不会被抹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