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记录的是他们如何坚守信仰、在与主的相遇中,在爱与被爱的渴望中,跟着耶稣,时时预备自己,坚守人生最后路程的同时,仍然一如既往地关心着教友、关爱着教会、关注着福音的传播和教会的复兴。
她的信仰很虔诚,从我第一天去清大对面的圣弥额尔教堂,我们认识后,她就很关心我在那里的学习和生活,时常嘘寒问暖,并送来水果和营养品。
当我要离开老人院的时候,我的心情挺复杂的,自己在这里除了值班,打扫卫生,陪陪老人,教老人们唱歌,弥撒中弹琴……自己没有做太多的事,但爷爷奶奶们和修女们以及服务员们对我都非常照顾关心
基督信徒往往更关心投身于社会、文化和政治,又常以为信仰是社会生活中必然的先决条件。但这构想不再是理所当然的了,实际上我们要努力去福传。这是我们投身社会的主要方法。
最温馨的记忆是多次全国会议或活动中与几位浙江前辈牧人的相遇,前辈们的呵护、关心、鼓励及多年不断的交往交流。
八、十年真情无私奉献,终生相互牵挂关心赵庄修会从1990年成立到1993年,院务管理和陶成培育工作基本上是献县修会的宋秀贞师姆负责。
2014年春夏,在中央和地方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上海复旦大学宗教与国际关系研究中心及信德文化研究所联合筹备举办“正定教堂惨案暨宗教在战时的人道主义救助”学术研讨会。
从我在进德老年之家实习的第一天起,老人们的一举一动都深深的烙印在我心里,好几次难过的想哭,这个社会給予老人的关心太少。
今谨撰文追忆与其两次相遇,并以其105岁的长寿之道与认识和爱他的神长教友及关心他的读者朋友一起纪念这位世纪老人。第一次相遇于石家庄信德社2007年春,郭神父在孙建波神父的陪同下到访信德社。
这是日后蒲敏道神父与米理朋神父爱洒两岸三地,帮助当地麻风病患、残婴院及移民,尤其关心河北东南部地方教会的历史渊源及美好缘分。下面这张照片摄于1992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