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她得知我独自一人在无锡打工的时候,就对我说:你要热心敬礼圣母啊,每天和圣母一起念玫瑰经,请圣母把你一天的工作和生活奉献给天主。最后,蒋姆姆开玩笑地同时也认真地对我说:修道去吧!去给天主打工吧!
进入咨询室后,他问:按照上周我们所谈的,天主只要我们爱他,他也无条件爱我们,就如你解释的:无论我们好或坏,犯罪或是不犯罪,天主都会爱我们。既然如此,天主又为什么给我们这么多的诫命?且命令我们遵守?
基督徒的生活是对这爱的回应,就好似两个恋人的经历。天主与人相遇,双方彼此寻找,彼此相见,彼此倾慕,彼此相爱,恰如《雅歌》中的新郎和新娘。
教宗对他们的讲话中有一句非常精彩:亲爱的辅祭男孩女孩们,你们越是接近祭台,就越能记得要在每日祈祷中与耶稣交谈,越能以基督的圣言和圣体为食粮,更有力量走向近人,将你们所领受的当成礼物带给他,满腔热情地献出你们所获得的喜乐
于是,就出现了只注重衣着时尚、流行款式,把教会内聚会当作其众多社交场合中的一个的现象。圣经用的是最好的,金边皮面,却不认真阅读;聚会时坐的位置是最好的,却是东张西望,心思全不在听道上。
当步行到一片无边的红草地时,突然遇上了狼,只见它露出吃人般的狰狞面孔,外祖母声嘶力竭地呼喊向人求救,她与狼先是对峙,再与之搏斗达半小时之久,虽被牧童的猎犬和水牛营救,可背上的孩子因惊吓引发高烧,还没走出红草地就在她的怀抱里离开人世
(弗6:2)但是,从今天的社会来看,许多人都把精力放在培养子女身上,娇惯子女,望子女成龙成风,很少顾及到父母的感受,如果按郑板桥所说:把父母当儿女养就好了。但是,又有多少人这样做呢?
我辞典里有他们的名字,但是出于历史原因,没有写他们“被杀”,就写他们“去世”。这个书里面还有很多其他被杀的一些外国传教士,但是一律不说是“被杀”,只说是“去世”。
七十年代,我常常造访德克翰伯爵,每当他讲课时,在听完第三堂课后,我就已经知道他接下来要讲什么了。总是那一套。可是他说话的方式,却让我每次在听完之后觉得自己内心被清理、洗涤过一般。
浪费时光,就等于妄用了天主的恩赐,辜负了他的圣宠,为自己找来可怕的内疚;尤其甚者,危害了自己永生的救援。陶渊明说:大圣禹者,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岂可逸游荒醉;生无益于时,死无闻于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