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被问到教会是否支持民主时,加拉格尔表示,早在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之前,教宗庇护十二世就已承认民主是一种合乎福音价值的政治体制。
帕罗林枢机接着引用梵二大公会议的教导,解释了和平不仅是没有战争,或者敌对势力维持平衡。在人民的福祉得到保障,怀着互信的精神自由分享心灵与才华之前,和平不可能降临于世。
早在梵二大公会议(1962-1965)天主教会已鼓励宗教交谈,1972年成立“宗教联络委员会”,与其他宗教展开交谈。因此,1978年10月香港六宗教领袖座谈会成立之初,天主教会已是基本成员之一。
也正是贯彻了梵二大公会议精神,真正体现了福传本土化的要求,才会有后来的喜人局面。 以教会音乐为例,曾盛极一时的教会民乐队,由于自身的原因和在流行音乐和铜管乐队的冲击下,在多数堂口销声匿迹。
因此,教宗在主持圣祭礼仪时不是面向信友,而是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之前实行的背向信友,面向祭台墙壁的方式。这个方式引起意大利此间许多人的惊奇,他们以为教宗复古了。
梵二大公会议后的新礼仪年历又把30日纪念日取消了。本瞻礼日的弥撒经文很明白地指出这瞻礼在教会中的特殊意义。
在公元381年君士坦丁堡大公会议中,阐明了圣神的天主性--并加进了教会的“信条”。
根据梵蒂冈第二次届大公会议的教导,“天主子民”的概念包括了平信徒、修会会士和神职人员,它是教会非常基本的特质。我们天主子民是受傅者,洗礼时便领受了基督徒的尊严(《教会宪章》第2章)。
9、教区全体修女应发挥自身优势,结合实际,帮助“信友凡是以虔敬的精神,参与堂区教会团体举行的福传活动(popularmissions)、退省或遵照教宗的意向,参加在教堂内或其它适当场所举行的梵二大公会议文献和
总之,贯彻运动始终的是众多团民参与的以掠夺财富为目的的打洋教,不是抵抗联军;少数参与抵抗联军,并非头目们的初衷和主要目的,亦非运动的主流,并不影响对运动整体性质的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