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会总会长强调,圣依纳爵明白若他按照天主旨意行走,他就成为真正的自己。圣人领悟到重要的不是赚取什麽,而是为他人奉献自己。在这层意义上,我们越是做真正的自己,就越能把自己奉献给他人。
此行,邀请我们与天主,他人和自己建立真正的友谊,也邀请我们深刻地爱天主,作良善的基督信徒及彼此相爱。我们感受到修好,正义与和平这三项价值,人们也深刻地感受到这点。
这也正是教宗所强调的思想:对话,包括生活对话,是真正大公运动的进展。只思虑最终的合一是无济于事的,而是要走出我们所能走的步伐。这样的对话实在需要和有用。
教宗本笃十六世在诵念三钟经前的讲话中谈到了洗者若翰的形象,他是该主日福音的中心人物,圣史路加描述了洗者若翰的生活,因此提供了历史框架,在这历史框架中发生了真正大事迹——基督诞生,
我们知道只有能够自由地作宗教信徒的时候,只有能够深入认识自己的信仰时,才能有真正的宗教信徒。这是我们要向世界其它文化、其它宗教说明的。这不仅仅是基督信仰这个宗教的问题,也是其它各宗教的问题。
教宗说教区主教们有义务审察真福与圣人候选者是否真正享有圣德,显过奇迹,或是殉道者。如果缺乏这些凿实的证据,则不可以展开宣福列圣的调查审核程序。 第二个议题是关于奇迹。
那谁才是真正的富人呢?所谓的标准又是什么?有很多人拼尽全力,追寻一辈子的大众价值观,到头来,却发现这样的行为是走向自我毁灭。谁是穷人,谁又是真正的富人?
丰沛的爱使人成为真正的基督徒,得以奉行耶稣教导我们的诫命,即爱天主於万有之上和爱人如己,如同耶稣爱了近人,更如同耶稣爱了我们那样。」「我也祈求童贞圣母玛利亚照顾我们,祝福我们。
教宗强调,「伸张正义」绝非为惩罚而惩罚;它真正的意义在於引导犯罪者改过向善,使他们有机会再次融入社会。倘若缺少希望,就没有适当的惩罚。惩罚若是缺乏其真义和希望,它就不是真正的惩罚,而是一种折磨的形式。
说不是真正的信仰者以外,我还能说什么呢?父母都希望儿女幸福,这可以理解,但拿物质去衡量就有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