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本笃十六世在七月二十四日,常年期第十七主日的三钟经祈祷谈话中强调:「人必须受到向真理开放、关切正义的良心的主导,来为天国服务。」「人生最重要的事,就是争取天国。」
对手机的依赖使我们忽略了与自己的亲人、朋友、同事的交流,都在玩手机,谁也不理谁的现象生动地诠释了什么叫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手机里的众声喧哗与手机外的众生沉默,反差强烈。
心想可能是推销什么汽车产品的电话,随手便扔在了地上。突然转念一想,难道是碰我车的人留下的电话?这怎么可能?我将信将疑地拨通了纸条上的电话。
然而经验告诉我们,天气风云变化,四季冷暖不均,使人深感其苦,幼时无知之苦,即长在学校受寒窗之苦,成年后奔波之苦,步入老年以后又是无休无止的病苦......天下没有没苦的人,人人没有没苦的时候,因此,享乐主义的人生观是行不通的
这些人原来是洗者若翰的徒弟,是若翰指引他们去跟随耶稣的。当若翰在约旦河为耶稣傅洗后,他指着耶稣说他就是天主的羔羊,于是有两个他的门徒就跟随着耶稣。耶稣转身问他们在找什么?他们答说:师傅,您住在哪里?
孩子小时,没少受罪,孩子大了,本该坐享清福,安度晚年,可她却整天东家出,西家入,宣讲福音,劝人进教。很多人对她的行为不理解,说她“疯了”。但她却不以为然,依然把福传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
有时和大人们在一起念经,人跪在那,可心却不知早飞向何方了,至于念的什么呢?唉!只有天知道。整天稀里糊涂的过,除了知道自己是个奉教的,其余的便一概不知。
于是人们快乐于坐上高速列车和亲人小聚几日,自称“小别胜新婚”,其实和亲人在一起的亲昵时间,还比不上和卧铺亲昵的时间。也快乐于在可视电话前,抱住冰冷的荧光屏亲吻。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当事业、爱情、家庭、金钱什么都不缺少的时候,许多人仍然感觉不到快乐,总觉得缺少一样东西———那就是灵魂的饥饿感、危机感,对真正幸福的渴望。为什么会有这种内心真实的体验呢?
堂区主任司铎麻显士副主教表示:人的降生和离世,是天主别样的安排,我们所爱的家人、亲友,他们中有人已离世,但我们还爱着他们,现在,爱就体现在我们的信仰中,在追思祈祷中,所以,堂区每年都举办各种形式的祈祷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