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经常跟着爷爷奶奶去教堂,每天回家喜欢念经、看报,爸爸每次看到都要把我教训一番,多次去找奶奶,让她以后不要再带我去,老年人信信就行了,哪能让小孩信。为此我的信仰生活不得不转入地下。
他就自己进堂,念经、朝拜圣体,也不知道他会不会念经,在堂里打扦后,举着手跪几分钟,也不知道他在与天主说些什么。时间长了,他还要到神父跟前去办告解。
“小兰昨日走了,请您叫几个人,晚上去念经。”我心很沉痛,盘算着小兰的后事。如果在她娘家,她娘家信别的教,很难操办丧事;如果在夫家,就更难了,因为小兰夫家的妯娌,哥嫂姑娘们都极力反对天主教。
至此,每逢春节、清明,丈夫带我和女儿去祭父,仪式是:将骨灰盒从寄存室抱出来,到指定祭祀地点,双膝跪地画过圣号说,“好了,开始给父亲念经吧。”我依着《基督徒手册》认真地念一番亡者经文。
我出生在一个教友家庭,很小的时候我就跟着奶奶进堂念经。由于年龄小,道理听不懂,只学会了念经。小时候记性特别好,文言的早晚课全部会念,那时看着教友拿着念珠特别羡慕,很想拥有一串自己的念珠。
所谓公祷就是两个人以上聚在一起,在家庭、教堂或在其他公共场所,或念经或唱歌或读经的形式,同声祈求、赞美天主。所谓意识,就是头脑里的本能反映。所谓习惯,指持久养成的不易改变的生活方式。
先生看到除他外,一家人都进堂,守教会规矩,吃饭还要念经,有些埋怨。我坚持“不念经不得食”,他只能无奈地照着样子画圣号、念经,顿顿饭如此。随着时间的推移,就是他一人吃饭时也会自觉地念经。
为主教、神父念经追悼的教友四川东坡教会于2006年11月25日在圣母无染原罪堂为已故的主教、神父、修女举行追悼大礼弥撒。弥撒圣祭由东坡教会主任司铎周神父主持。
婶婶多年前跟着一位老教友去教堂学道理,学念经。后来,思想发生了转变,舍弃了天主。婶婶离开信主之路后,疾病接二连三,除患了帕金森病,又摔断腿走不了路。
里港点的教友感慨地说:从前我只知道念经,念得越多越得福,通过学习,我的心门打开了.不光是念经,更重要的是去传播福音。油坊点负责人表示:主日我进堂是完成任务式的,人在教堂心在家,现在才知道这样效果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