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不是降生的天主第一个慈悲的表达呢?当为众人所唾弃的罪妇玛达肋纳,带着忏悔的眼泪,匍匐在主的脚下,聆听到了主的怜悯、宽恕与鼓励的温柔话语时,我们是否也感受到了一种慈悲的力量?
我到底怎样做才能达到宽恕的彼岸呢?宽恕是一连串有关改变的行动。这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每个人走向改变的过程都会有一点不同。这一过程中的第一步是在某一时刻意识到宽恕的价值和宽恕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耶稣不单讲宽恕之道,他自己也实践宽恕之道。当他被悬在十字架上时,他戴着茨冠,不能抬头向天仰望,他只能望着在十字架下咒骂他、讥讽他的人。但他一点也不怀恨在心,只是温和地说:“父啊!
人心广于一切,因为我们能用智慧去理解、包容这芸芸世界的众说纷杂,这种智慧就是宽恕。
(路23:34)耶稣谦卑自下,把自己作为奉献的羔羊,为我们每一个人做出了宽恕的榜样。宽恕是爱的条件和爱的基础,没有宽恕就没有爱。天主的爱是爱人如己,泛爱众人,包括要爱其仇人。
同样,天主战无不胜的全能不是靠教会训导展示的,而是用慈悲与宽恕启示的、展示的。为此,任何将真理和慈悲、慈悲和正义分隔开来的企图都是误导和牵强的。
教宗强调,圣切雷斯蒂诺和圣方济各都觉得有必要给予人们最珍贵的财富,即天父的慈悲──宽恕。切雷斯蒂诺五世于1215年出生在伊塞尔尼亚。
每一位使徒都必须谨记自己是个罪人,都必须谦卑地让自己成为天主慈悲的渠道。接着,教宗鼓励这些慈悲使徒要懂得察看忏悔者心灵对得到宽恕的渴望。教宗说,这是怀念天主,渴慕祂的爱的心灵。
(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12月26日教会首位殉道者圣斯德望庆日在三钟经祈祷中表示:藉着宽恕,我们以善制恶,化恨为爱,如此使得世界更加纯净。教宗强调,在怨恨中度日非常痛苦,宽恕则使人靠近天主。
今天第一篇读经的教导,让人要学会宽恕,如果人不宽恕得罪自己的弟兄姊妹,岂能向天主祈求宽恕和怜悯呢?身为基督徒,我们如何才能拥有宽恕的能力呢?首先,宽恕的力量是来自天主。人的本性是:以牙还牙,以眼还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