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中客纳罕妇人,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她全心全意地信赖耶稣,坚持不懈地恳求耶稣,在苦难中仍旧满怀喜乐与希望。福音在描写客纳罕妇人的祈祷时,用的词是喊。可见当时她祈求时的迫切心情。
a、耶稣与撒玛黎雅妇人对话(若4:5-42)耶稣在一个位于撒玛黎雅的井旁,和来取水的一位妇人对话中,邀请那位妇人,接受他要给的活水。这活水“将在人心内成为涌到永生的水泉。”
⑤耶稣为何要向撒玛黎雅妇人谈话?(表面要水喝,实际给她讲永生之道)⑥这件事有怎样的结果?
1290年巴黎一个穷妇人,她除去一件衣服外,什么东西也没有,她当了那件衣服,为得生活费用。复活节近了,她希望过节穿好一些,就去典当行询问能否借穿那件衣服一天?
妇人喊叫:主啊,可怜我吧!求你医治我的女儿。耶稣却一言不发。那妇人又喊叫,耶稣说:我被派遣,只是为了以色列家迷失的羊。那妇人却前来叩拜耶稣:主援助我吧。耶稣回答说:拿儿女的饼扔给小狗,是不对的。
很久以前,有一位妇人听说主耶稣要去看望她,便开始了清扫、擦洗、采购、烧饭等准备工作。当她认为一切准备妥当之后,就坐下来等待主耶稣的来临。
教宗评论道:「这位妇人感受到心中有股力量在敦促她说出:『这是真的!我同意这位男子的话,他在为耶稣基督作见证。他说的是真话!』然而,是谁触动这位妇人的心灵呢?是谁要她聆听这些真话呢?正是圣神。
怎知有一位妇人,头上裹着一条盘巾,站起来对他说:“先生,你的理论很高明,你是个饱学之士。
有一天我在一家医院做大实验,我们想知道从生到死亡中人脑所发生的变化,为此我们选择一位患脑癌的妇人,在心灵及精神上她十分正常,并且大家都知道她充满爱及愉快,但健康却十分坏,我们知道她将要死,她自己也知道,
可是,也有人认为他是个好人(若6:12),是个义人(路23:47),瞎子们(玛9:27;20:30-31)、客纳罕妇人(玛15:22)和有些群众则称他为达味之子(玛12:23;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