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反省的眼光回顾教会历史,不同时期教友与教会的关系和在教会中的处境,可谓不尽相同,既有初期教会时的亲密团体生活时代(宗徒大事录),也有中古时期教友缺乏教育、无缘接触圣经与神学的奇特现象,又有如受十八世纪脱利腾大公会议某些有关法律主义的规定
在我们的生命中有许多对生命错误的认识:在年轻时,我们认为知识、智能是人生的圆满;在中年时,认为富贵、平安是人生的圆满;在晚年时,认为荣誉、美名是人生的圆满。
传教不光是主教、神父、修女的职责,也是我们教友的职责。我们以什么样的形象去传教?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大家都知道,传教要靠言语,其次是行动。
进教经历韦微出生于台湾高雄的一个教外家庭,1960年的暑假,高雄的一位高中生来到韦微的村子里给孩子们讲圣经故事,韦薇和四五十个教外小朋友每天下午带着小板凳,到村子里的一个菜市场去听讲。
对我来说,这扇令生命震撼的门,就是让生命诞生,同样也决定生命的存亡,亦或说让生命终结的门,就是医院手术室的那一扇门。
在充满动力的季节中,默想玛利亚的生命,更让我们发现,这位历久弥新的历史人物超越时间的精神,以及做女性的模范榜样。
走在风雪中的羔羊牧人的慈爱引导着前行的方向路,坎坷而漫长心,火热而坚强相依相偎怀着同一个梦想走在风雪中的羔羊牧人的爱怜环绕在柔弱的身旁丢失的,将被找回,受伤的,将被疗养相亲相爱走向美丽的故乡走在风雪中的羔羊牧人的怀抱是平安的殿堂无情的风雪划伤了他慈爱的脸庞击透了他柔软的心房为了回归的方向他将伤痕累累的身躯以千年不变的深情如一面旗帜悬挂在回家的路上走在风雪中的羔羊满怀美丽的梦想走在风雪中的羔羊带着真诚地希望走在风雪中的羔羊在执著的信念中奔向天父恩许的天堂
——写在诸圣节圣人是一群怎样的人呢?小时候经常看圣人传记一类的书。不过大多数书里的圣人都是有些传奇色彩的,感觉有点像神话故事。至今给我留下真实印象的只有三个圣人。
——进德老年之家实习有感坐在安静的教室,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实习生活中的一幕幕,犹如刚过去的昨日之事,想起老年之家的老人们那一张张慈祥的脸,好像时时在对我微笑。
近几年来,随着城市的扩展和外来人口的涌入,北堂大搞福传,每年都有三、四百人在这里接受洗礼。红红火火的福传令这座沧桑老堂焕发出了新的生机。北堂福传的主要方式是办慕道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