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此,“教会建议守斋、施舍与祈祷一起进行,特别是在四旬期,这是我们认同基督目光的好机会”。
知往鉴今,沈斌表示,中国天主教“一会一团”一直坚持教育引导神职人员和信众增进对当今中国社会的政治认同,不断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这是坚持中国化方向的基础。
这样做也是为了防止将基督宗教与一种文化、一个种族,一个系统相认同的诱惑。若是以这种方式,教会就失去了真正“大公”的本质,或者更确切地说,为所有人的、普世性的本质:它不是个一等公民的、被特选者的小团体。
我也认同儒家的“天”、道家的“道”和佛家的慈悲,特别是耶稣和他的教会中含有真、善、美,并由此派生出自由、平等、博爱和民主这些现代理念,对社会的文明和进步都是有益处的。
一九九三年的一天,陈良娟突然接到一位妇人的电话,表示认同基金会推动安宁疗护的努力。在挂断电话前,这位女士还再三强调,如果有需要可以找她帮忙。
在谈到第二大挑战时,教宗指出,“尽管国际宣言和法律条文都承认人的权利,但是,仍需要人类不断地努力在解决全球性问题时充分恪守此类认同。
这当然是内容很丰富的材料,但有个危险的问题存在,那就是大家可能都想触及每个问题,却因此陷入大海中,以致无法得到精简有效的综合摘要,也因此无法找到大家能够分享和认同的实际结论”。
(见2006年5月21日《新民晚报》)我们教友,在我们的信仰生活中,有着更深的体会,正如天主十诫的文字虽写于3500年之前,但它蕴含的意义是不受时间限制的,是万古常新的,是古今中外人人所认同的,因为十诫的依据是人性的主要道德律
只有对话才能够在不同文明之间达成必要的相互沟通和认同。 叶小文在回答听众提问时表示,作为中国国家宗教事务局局长,我愿意告诉你们,中国尊重宗教信仰自由是真诚的、一贯的。
在此,我们跟自己的内心完全和谐,我们能够完全认同自己,认同生命,认同上主。《时代论坛》社长李锦洪赞许古伦神父确是一位体大思精的大师,融贯不同文化进入圣经的智慧,予人莫大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