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从福音里可以找到明确的答案:优先对象不是我们的朋友或有钱的邻居,而是那些穷困的人和生病的人、那些在社会中处于弱势却无人帮助的人,以及那些没有能力报答你的人。
从社群媒体这第一波人工智能浪潮中,我们就明白到了它的利害关系:它既带来契机,但也带来危机以及相关的病变。
(玛15:32)耶稣主动接近社会上的弱势人群,并满足他们的要求。主在纳因城看见一个刚失去独生子的寡妇,遂对她说,不要哭了,并且吩咐那已死去的少年起来。
比贫穷更可怕的文化思想像铁笼一样关着每一个人,人们在这牢笼中互相虐待,像阿Q一样将欺凌的刀刃面向比自己更弱势的人,最终自己也被可怕的社会吞没。
如今,在我们生活中各种文化连结中,网络和社群媒体已成为“网络提供了绝佳的机会,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对话、相遇和交流,并有利于获取信息和知识”(教宗方济各,《生活的基督》宗座劝谕,87)。
当社会和政府对所有人权利的严格尊重——正如我在许多场合所说的——欢迎、保护、促进和融合最脆弱、最无助、最弱势的群体时,真正的共同利益才能得到促进。
多年来,他把自己工作的服务对象由信教群众转向了社会人群,积极倡导基督徒承担社会责任,以基督博爱的精神服务社会,服务弱势人群。
我们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要关注“人”(——包括感染了艾滋病的患者,他们也是我们的兄弟姐妹),以“福音的精神”关注那些需要帮助的“弱势人群”,与社会同行,积极回应社会的需要。
利益决定他们可能会沦为改革的阻力,并视主持公道的义人和弱势经济学家为眼中钉,意欲拔除而后快。这是古往今来的既得利益者们对待改革的共同的阴暗心理。
吴神父:我计划在台湾建一座白冷静修院,这是一座在精神上能标示白冷会传教士们无私奉献的会所,对堂区弱势民众提供足疗学习与工作的会所,我们现在也正为此筹款!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给我们提供一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