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的弥撒讲道从这两个叙述出发,他说,在以色列民族的思想中没有子嗣几乎就是受诅咒,而在圣经中,我们则看到许多不孕的女人,上主就在那里行奇迹。
但是,当天主被排拒在外,世界变成一个对人不友善的地方,并使受造界成为人回应天主盟约的场所这个圣召受到挫折。
教宗方济各来到受苦人当中,目的是唤醒人的良知,战胜那使我们麻木不仁的冷漠。这位来自世界尽头的教宗在欧洲的最南端从事他的首次使徒之旅,这里是寻找希望的难民遭受痛苦与接受慷慨援助的地方。
诚如教宗在《愿祢受赞颂》通谕中所言,水资源是「人类的基本权利,是行使其它人权的条件」;水资源攸关众人的福祉,无一例外。人人都有权利适当地取用水,好能过上有尊严的生活。
霍勒利希枢机主教最后总结说,教宗方济各的《愿祢受赞颂》和《众位弟兄》通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什么是“为受造界服务、为地球母亲服务”,以及“与其他宗教信徒一起”完成这项任务的含义。
在避静期间,「造物主直接对祂的受造物说话,以祂的『爱与赞颂』,点燃我们的心灵之火,让我们将来能更好地事奉上主」(参阅:《神操》,15号)。教宗表明,「爱与服务是《神操》的两大主题。
他说:下周四,将发表关於照顾受造界的通谕。我请大家关心这件事,再次关注各自区域内的环境恶化和环境恢复的情况。
天主是每个人的朋友,但许多人却忘记了天主,对受造界擅自发号司令,直到人的计划失控,大自然无情反扑,或社会问题丛生,人在惊吓之余才会又想起天主。
在家庭内,能学习「如何照顾他人,维护他人的益处,爱护受造界的和谐,享受及分享大地的果实,促进合理、公平和可持续发展的消耗。」因此,支持和保护家庭能走向一个更公平、更有人性的社会。
相反地,它为我们的现世生命提供一项目标,帮助我们去接近有需要者,与其他人共同推动公益,建设一个促进人权,不排斥任何人的更为公正的社会;它帮助我们维护生命,这天主的恩赐,并保护大自然的奇妙、受造界及我们的共同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