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教友生命与生活的每一刻,也愿他们能从生活中时时、事事,经验复活的基督,使更多的人参与领受精神食粮,吉安本堂田存兴神父,副本堂王飞神父、崔风雷神父,九江本堂庞瑞神父、三里本堂王富媛神父,庐山天主堂暨教区利玛窦灵修中心及进贤堂本堂王雷振神父等堂区神父们前往乡下或弥撒点送弥撒
16世纪末-17世纪初,欧洲耶稣会传教士进入中国内地,以利玛窦、罗明坚为代表的耶稣会传教士在中国传教中开创了“文化适应”政策并将之付诸于实践,中国天主教会得以发展。
他也是利玛窦的数学老师。
徐光启敬爱神长,从内心里尊敬传教士,尤其是对于利玛窦神父和罗如望神父。徐光启惊闻利玛窦神父去世之噩耗,痛哭失声如丧考妣。
及至利玛窦时,国人对“形而上学”似的神学表现出懵懂与反感,甚至排斥。这与“尚情尚直觉”的中国文化全然相反,于是,利玛窦采取与中国文化相适应,相认同,相调和的路向才挽救此一败局。
当中徐光启不仅开始研究天文学,还与传教士利玛窦合作翻译了《几何原本》。利玛窦无疑是一个成功的传教士,他在北京住了10年,致力于向朝廷的官员们宣讲教义和传播西方的科技知识。
都是这个雷鸣远,好像整个天主教伟大的传教士只有两个,一个叫利玛窦,一个叫雷鸣远,其他的人我们不知道他的材料在哪里,也不掌握这些历史的资料,好像都遗忘了。
教宗方济各提到,当年的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主张将福音在中国“本地化”,教会当时没有理解他,实际上是关闭了向中国福传的门窗。
2009年12月和参加了在新加坡举办的中国——新加坡2009宗教文化展,2010年9月参加了在台湾地区台北市举办的第六届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展出。
据悉:门徒班自开办以来,历届都会在年初岁首举行一次避静活动,今年已是第六届,因为基督徒的灵修乃信仰生活之基础、更为动力,本次避静中呈现出四大亮点:1、春节假日,返乡信友参与者居多,也为那些常年在外工作和学习而奔波的信友们一次灵修充电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