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北京欢迎您
2008-08-08

耶稣会士利玛窦、汤若望、魏继晋、鲁仲贤、吴渔山都擅长谱曲作乐。1751年,法国耶稣会士钱德明来到北京,与北堂的教友合作谱写了中文弥撒曲。今天,北堂把中国文化的礼仪传统再度复苏。

彭小瑜:“爱天主之效,莫诚乎爱人”——全球史语境中的近代早期耶稣会
2014-11-11

依纳爵这些基本的灵修信念无疑是利玛窦和其他耶稣会传教士在中国时不能忘却的记忆,是他们对儒家思想文化进行对话时的重要精神资源。这样去看,利玛窦在《天主实义》中努力劝诫中士的一片苦心,我们或可更深地体会。

为了过“正确的”复活节,罗马教宗克服了拖延症
2017-04-16

他也是利玛窦的数学老师。

特稿:写在新教宗方济当选之际
2013-03-14

虽然方济教宗还没有来过中国,但自东亚传教主保方济各·沙勿略与中国教会的奠基人利玛窦开始,耶稣会与中国的友谊就源远流长,这定将会促使新教宗重视和理解中国及中国教会,地方教会及社会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江西教区各堂区隆重庆祝逾越节三日庆典
2023-04-10

陪伴教友生命与生活的每一刻,也愿他们能从生活中时时、事事,经验复活的基督,使更多的人参与领受精神食粮,吉安本堂田存兴神父,副本堂王飞神父、崔风雷神父,九江本堂庞瑞神父、三里本堂王富媛神父,庐山天主堂暨教区利玛窦灵修中心及进贤堂本堂王雷振神父等堂区神父们前往乡下或弥撒点送弥撒

巴尔托利《耶稣会史:中国卷》研究
2024-08-01

16世纪末-17世纪初,欧洲耶稣会传教士进入中国内地,以利玛窦、罗明坚为代表的耶稣会传教士在中国传教中开创了“文化适应”政策并将之付诸于实践,中国天主教会得以发展。

徐家汇天主教堂:被阳光激活的记忆
2004-01-07

当中徐光启不仅开始研究天文学,还与传教士利玛窦合作翻译了《几何原本》。利玛窦无疑是一个成功的传教士,他在北京住了10年,致力于向朝廷的官员们宣讲教义和传播西方的科技知识。

礼仪中的信仰话语
2002-05-20

及至利玛窦时,国人对“形而上学”似的神学表现出懵懂与反感,甚至排斥。这与“尚情尚直觉”的中国文化全然相反,于是,利玛窦采取与中国文化相适应,相认同,相调和的路向才挽救此一败局。

徐光启“背后”的故事(三)
2012-07-03

徐光启敬爱神长,从内心里尊敬传教士,尤其是对于利玛窦神父和罗如望神父。徐光启惊闻利玛窦神父去世之噩耗,痛哭失声如丧考妣。

雷立柏教授的第四场发言
2017-11-02

都是这个雷鸣远,好像整个天主教伟大的传教士只有两个,一个叫利玛窦,一个叫雷鸣远,其他的人我们不知道他的材料在哪里,也不掌握这些历史的资料,好像都遗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