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位江南知识分子朋友在其父亲去世17周年(7月17日)之际写的纪念文章。与其前文《母亲的慈爱与温暖》一样充满了对其父母的深切怀念。
响应国家宗教局局长的重要指示,笔者希望用以下文章,对此作出微薄的贡献。
在最近一期的“信德”上惊喜地看到一篇文章《人中麟凤黄家城神父》(2014年1月9日总第566期),黄神父在法国很知名,现摘录一些关于黄神父的内容,希望帮助主内神长教友更多地了解他的思想。
他一再要求学员们为自己制定一个高标准,不要满足于材料的铺陈,而应使作品力求立体,保持作品的新鲜感和镜头感,使文章画面化、电影化,把看不见的天主写进去,超越教会的局限,使教外人能够接受。
据国籍圣言会会士薛保纶神父的文章介绍,福神父曾多次显灵迹和治好病人。1975年10月19日世界传教节,福若瑟神父被教廷宣布为真福。
他在致编辑的信中说,作者「以劣质的信仰」写这篇文章,其语调展示出他对天主教会「最根本与最明确的信仰」之不敬。
单枢机在7月31日耶稣会祖圣依纳爵司铎纪念日,写的最后一篇文章:《掏空自己,返老还童,登峰圣山》感动了教内外许多人,他把信仰财宝留给我们。
上海教区光启社曾发表悼念文章说:耶稣会会士梅乘骐神父的一生是一个伟大传教士的一生,他可以无愧地借用圣保禄宗徒的话说:‘至于我,我已经奉献出自己的生命作为奠祭,我离开人世的时候已到。
人们常说:书到用时方恨少,人到老年悟前生,现在我老了,眼睛有了疾病才突然醒悟,生命是有尽头的,才知道以前看的书太少了,为教会的服务太少了,该撰写的文章没完成的太多了,以前很想做,但始终没有做的事情太多了
他开玩笑说:「你们看到很多关于同性恋游说的文章,我至今尚未看到梵蒂冈有人带着身分证,说明他是同性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