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位基督徒都蒙召去传播基督的教导。阿福德莱神父表示,“身为团体、教会,我们必须在日常生活中祈祷。我们必须让人们在心中产生希望。
3、“希望每个教友家庭,能培养家人一起读经的习惯,如能每周一次共同研读圣经,这个家庭必蒙天主的特别降福,必会洋溢福音的芬芳,基督的救恩、正义、和平、慈爱也必会临于这一家。”(主教团牧函)。
悔改重生有了希望,避罪修德可升天堂。每次亲吻耶稣苦像,愧疚酸泪满面流淌。主为救我永留五伤,我却依然浪漫荒唐。重蹈覆辙屡陷魔网,只求肉身快乐安康。一再辜负主的愿望,让主重新为我受伤。
普雷沃斯特教宗引用保禄六世教宗1963年对圣座部会的劝勉说:“这个地方不可受到野心或对抗态度的污染;相反地,你们要做个真正怀有信德与爱德的团体,要做教宗的手足和儿女,慷慨地为教会的益处付出。”
你们看看你们是怎样蒙召的:按肉眼来看,你们中有智慧的人并不多,有权势的人也不多,显贵的人也不多。(格前1:26)主耶稣的十二门徒都是些怎样的人?难道都是才子吗?岂不是诸如渔夫一类的穷人?
为此,教宗罗马教区代理主教德多纳蒂斯(AngeloDeDonatis)枢机邀请「众人为这个恩宠的盛会做好准备,在自己的家庭内,并与堂区和教区团体一同向上主诵念这篇祈祷文」。
「我们每个人都蒙召参与基督的使命,集结散落各地的人类,使之与天主修和」。我们每个人都是天主渴望且钟爱的受造物,祂为我们每个人设想了独一无二的计划。
本着各代人相互联系的共融精神,主教们应帮助他们喜乐且热情地接过他人已经开始的工作,懂得他们自己日後也将蒙召传送这项工作。教宗提到,孟加拉国教会的一项重大社会工作乃是协助家庭,尤其是努力提升妇女的地位。
1944-1948年在天津工商学院附中任训育主任,同事有桑志华、德日进等神父。1946年在芜湖进行耶稣会士的卒试。1948年2月2日矢发末愿。1950年任北京德胜院理家。1954年被捕。
他在讲道中吁请众人重新审视日常生活的选择,并希望基督徒团体保护所有的生命成为“战地医院”,好能为受伤的弟兄姐妹疗伤,以爱德见证福音的精神。教宗在讲道中,首先反思耶稣山中圣训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