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梵二”会议与中国教会:中国教会对梵二大公会议的接纳
2012-04-16

(启示25)圣经分享小组及学习班在各地相继开设,教会开始被圣言慢慢转变,在对信仰的理解加深的同时,福传热火也逐渐被点燃。显然圣经在中国还没有达到普及程度,应该进一步推广。

信德年,一个良机
2012-10-15

于是,这一年的世界主教会议就委托以当时的信理部部长拉辛格(JosephRatzinger)枢机为首的特别小组编撰一本教理(Catechism),以满全普世教会和个别教会的一个真正需要。

从《宗徒大事录》中探寻教会的复兴之路
2015-11-02

有条件的堂区,可以成立神恩祈祷小组,让圣神为堂区意向代祷。只要我们重视圣神,呼求圣神,就能得到圣神的引领,教会的面貌将会为之一新。二、在教会的组织工作方面找差距初期教会十分重视组织工作。

隐秘的梦影神踪 之十四:梦与感应
2023-07-15

人人心与正依,事与道合,心里不再有恨。爱心当头,正如太阳当空,群妖百怪迸散无迹。万民同祷:祈愿天下清宁,万民安乐,百业振兴,五谷滋盛。

教宗本笃十六世2012年第二十届病患日文告
2013-02-27

在痛苦与疾病中向上主呼求的人确信上主的爱永远都不会遗弃他,以及教会的爱心不会令他失望──教会在时空里继续上主的救恩。

宗座信理部致天主教全体主教关于离婚而再婚信友领受圣体圣事牧函
2013-03-05

牧者们被召使人体验基督的圣爱和慈母教会的临在;怀着爱心接纳他们,并鼓励他们信赖天主的仁慈,在他们具体而不同的皈依之途中,以谨慎和尊重的态度为他们提供建议和帮助,以使他们参与教会的生活3。

做一位喜乐的修女
2013-11-11

当她把快乐和爱心给予别人的时候,体会到了生命的意义;在向病人福传时,自己对信仰有了新的审视。

正确认识和发挥宗教的积极作用
2015-11-18

*2008年我国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台湾宗教界也在很短时间内赶到了救灾现场,并与大陆宗教界一起,掀起了一股宗教界支援灾区的爱心洪流。宗教组织从事社会服务工作具有奉献和慈悲精神,有道德感召力和社会公信度。

耶稣——幽默与喜乐的典范
2016-02-24

……人人手相牵,心锁打开,愿爱心不分彼此,太美妙,个个以爱做桥,心相邀……世界博爱大同,心互照。

教宗方济各照料受造界祈祷日文告:慈悲对待我们的共同家园
2016-09-02

皈依也需要以爱心意识到,我们并未与其它受造物脱离关系,而是与它们组成一个绝妙的宇宙共融。身为信徒,我们并非从外,而是从内观看世界,认出天父将我们与万物相连的纽带」(同上,2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