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曾访问过已故的石家庄教区副主教李保存神父,他提到:日本人进入总堂后,说找国民党兵,但日本兵不正经,去修女院、圣婴堂、养老院瞎闹,夏神父、贝神父出来阻挡,日本人就把他们锁到门房。
我们夫妻唯一的爱女做了修女,却英年早逝,2014年1月3号是她的第一个周年纪念日,加上意外的伤害,这一天我的心要碎了,为救女儿的灵魂上午赶赴邵固参与新神父李夫信的家庆求得大赦。
据曾经照顾郭神父两年之久的李霞修女回忆,郭神父虽然年老体弱,但一般很少与其提及死亡及临终。
我们海门教区比较小,是江苏的四个教区之一,海门教区成立于1926年,我们的首任主教朱开敏是教廷祝圣的首批华籍主教之一,现在教区有教友近三万,有10位年青神父,2位老神父(已不能参与牧灵工作),有16位年青修女
[22]周学健语转引自李宽淑:《中国基督教史略》,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第121-122页。李著不慎将桑及其同事误当作耶稣会士,将黄安多和谈方济误为多明我会士。
对于日本的这一国策,很多中国人都有清醒的认识,敌人的侵略手段卑劣万分,而极其可耻的莫过于企图利用宗教以割裂我民族(注:李济深:《民族复兴与宗教复兴的关系》,《中国回教救国协会会刊》第1卷第2期,1939
其作品有《骑驴思归图》《山路松声图》《事茗图》《王蜀宫妓图》《李端端落籍图》《秋风纨扇图》《枯槎鸜鹆图》等绘画作品,藏于世界各大博物馆。一天他在梦中,有位天使向他展示“中吕”二字的字画。
我祖父的正式名字是英华,华的意思是花或是光芒。他选的字是敛之,意思是不张扬,要收敛。取意光华内敛,是谦虚、低调的意思。可以看出英敛之这个名字是在他成熟后起的。他还给自己起了个号,号万松野人。
我想说,传教士们的倾向各不相同,有些如傅兰雅等人,一辈子基本上是搞科学技术,为中国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洋务方针服务;有些如李提摩太之辈,热衷社会科学传播和中国政治,参与戊戌变法的理论和实践;这类传教士不热衷传教
落实宗教政策后,1986年在吉林教区已故李雪松主教的带领下,重建了圣母山和教堂,并在山顶增建了十四处苦路。每年九月八日圣母诞辰日,各地教友云集于此,盛况空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