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向受苦者和有需要的人开放心灵,不可排拒他们,把他们视为一个问题。如此,我们也能参与耶稣治好聋哑人的奇迹。教宗方济各在诵念三钟经前的讲话中强调了上述思想。
讲篇道理,那专注的目光,那一动也不动的身形,完全浸在了这道理之中,使人感到了那份饥渴,是那么样的热诚,让人感慨,有人在道理中已厌饱,不再渴求,而使得其心灵倍加挑剔——是否流利,悦耳,让自己喜欢,为这些人
但是还有一些心灵依旧被失去亲人的锥心刺骨之伤、撕心裂肺之痛包裹着,仍有令我们割腕叹息的悲剧在灾区上演。不久前,北川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冯翔在家中自缢身亡。
这份爱「为基督徒的心灵」赐下圣神,让祂助祐我们承行天主的旨意,扶持我们,安慰我们,改变人心,使我们向真理和爱敞开心扉。教宗方济各5月17日复活期第六主日在诵念天皇后喜乐经前的讲话中如此表示。
「许多人的记忆带著缺乏关爱、痛苦失望的印记,因为有些人原本应该关爱他们、却让他们的心灵饱尝孤儿的苦楚」。然而,天主医治我们,在我们的记忆里倾注祂的爱;天主圣爱大过于我们的痛苦。
圣神是「强烈而自由的风」,祂「改变心灵,冲破我们的防护,拆除我们虚假的安全感」。教宗回顾了耶稣复活的50天后在耶路撒冷发生的事。
或从象征着地狱诡异的血火之浴、或从象征吞噬伤口般怪诞肉体的玄秘怪兽,或从象征意义的鹰影中映出的凯旋的基督,或从象征着精神永恒欢宴的天堂……从这些精神节奏临界点开放式的进入,所辐射出来有关生命的信息,求证出隐喻结论是:现代人的心灵常常处于一种撕裂状态
想不通人们为什么互相骗来骗去,难到虚伪欺诈的交往会让心灵更舒适?
关闭心灵的害处是如此之大啊!我们要留意这点,因为很多次同样的事也发生在我们身上、生命中和祈祷中。
教宗本笃十六世将做好心灵准备,迎接基督的来临作为要理讲授的主要思想,邀请基督信徒在白冷的圣婴来到时不要没有准备,只注重外在事物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