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土耳其出生,且是土耳其国民,并服役两年。我现在争取的只求能享受土耳其公民的权益,因为这关系到我自己,也攸关教会与基督徒团体。」
听母亲说我出生后不久就领了洗。就在圣水从我额上缓缓流过时,我成为天主的女儿。于是我的生活便因此多了一份精彩。我从小常跟母亲进堂,天天跟母亲一起祈祷。我上小学时,母亲天天晚上给我读一段圣经故事。
《圣经》指伯利恒(白冷)是耶稣出生地,城中的主诞堂是公元四世纪由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兴建,相传正是建于耶稣出生的马槽上。 此外,希伯伦是约旦河西岸最大城巿,亦是全球最古老城巿之一。
第一阶段从出生领洗(1837)到初领圣体(1850)、在神师伴随指导下的虔诚家庭信仰生活和田间耕作;第二阶段(1850-1860)则集中体现年轻贞女献身天主、积极参与堂区生活。
若望阿维拉一四九九年(或一五零零年)在阿尔莫多瓦─德尔坎波城出生,在那里成长和修道。他在萨拉曼卡大学修读法律和在阿尔卡拉大学攻读文科和神学,一五二六年晋铎。
我出生在世代教友家庭,从小就只会念父母教给的早晚课,信仰很浅薄,长大后又受到学校和部队宣传的天主教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工具的影响,因此信德受到了很大的冲击。
在福州出生的郑主教是道明会士,六一年高雄升格为教区后的首任主教,直至九零年八月十九日逝世。在教区服务廿九年间,他奔波国外募款兴建圣堂、医院和学校外,还自西班牙引进纯默观祈祷的道明会女隐修会。
宣发初愿的陈海哨修女1987年出生,苍南县龙港镇人,出身教友家庭,父母均为虔诚的基督徒。
她于1910年在意大利维琴察省出生,1943年在梅斯特雷去世。她生前活出了默观朝拜圣体的理想和在堂区进行使徒工作。人们说,她一生没有做过任何轰轰烈烈的事迹,但她以深厚的信仰和真正的爱活出每一天。
教宗说:淘汰文化的受害者正是较脆弱的人,例如:将出生的婴儿、穷人、患病的老人、严重残疾人,他们在不惜一切代价必须以高效率运作的社会中,有被淘汰和遭开除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