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是无灵的动物,也有翼护自己下一代的天赋本能。而其无知的幼崽同样也具有乌鸦反哺,羔羊跪乳的孝亲情怀和知恩报爱的天性。
人心深处本来就有“给予”的倾向:每个人都有与他人互动的渴望,也都在“把自己白白给予他人”中得到满足。
这就好比听这故事的两种人,一种是听了这个故事,好像是针对自己说的,心中有所感受,自己像是获罪的人;一种则是在听了故事后,却没有什么感觉,好像与自己产生不了什么关联。其实这两种人都是罪人。
我们都该把天父大公无私的仁爱慈爱活出来,把耶稣基督牺牲自我、舍己为人的圣爱博爱表现在自己具体的思言行为上,而且应当使其日趋真挚、纯笃、恒久,如此就能使自己真正成为神爱世人的活广告,使那些与我们朝夕相处的亲人恩人邻人近人感受到天主是爱
我现在进入了人生的下半场,常常反省自己,总觉得自己在很多方面依然很骄傲。也许真的如李主教当年所言,修谦卑的德行是人们一生要做的神业功课。
——或许是我们能够向自己提出的最真诚的问题之一。这不是一个是否无辜的问题,而是发现自己软弱的门徒提出的问题。这不是有罪者的哀号,而是那些渴望爱却意识到可能造成伤害者的低语。
(创1:28)如此,男女二人就以其本身的独特和有限去互相配合,唤起爱的能力,使自己的生命更具生命力、更活泼,从而能够伸延自己、分施自己、触碰他人,在相互沟通和交流中去完成他人的生命,进而创造出更多新的生命
他是温良和谦卑的牧人,追随耶稣的表样,将自己视作“值得让天主在上面书写的尘土”。“卢恰尼教宗用微笑来传达上主的仁慈。
来自父亲的儿子,却要走自己的新路。父母没有给孩子按照传统起名跟随父亲或族人,而是按照天使的报告,将来自天主的名字给了孩子:若翰。
看到这个图像,您可以反问自己:如果我也在纳因城,我属于哪一队人呢?如果您再要选择,您希望跟随哪一队人一起生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