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想提出的是,从最广义的角度来看,天主是给了每一个人一个最基本的召叫,就是成为他的子女,获享幸福的生活(教理30)。人生在世,由于受到原罪的遗害,难免掉进罪恶的罗网,成为罪恶的奴隶。
教会的成长,往往是从个人接受信仰到全家信从福音,再到亲友邻人乃至全村,然后形成堂区,最后成为教区大家庭。
今年是圣保禄福传年,从神父到教友都在讲福传、做福传工作。教宗本笃十六世说:“当前再没比福传更重要的工作了。”圣保录宗徒说:我若不传福音,我就有祸了。福传的重要性说的够明白了吧?
的确,天主也有一个儿子,就是从永世就生于父的那一位。那么对于耶稣是谁这个问题,我们就可以回答,他是永生天主之子。学者都一致认为第一部福音应该是马尔谷所写,这是一部原始的福音。
一、从反叛到皈依(一)、信仰的启蒙刘唯理,出生在一个世代奉教的家庭,信仰传到他这一辈已经是第六代了。
牧灵中心的现任神师是从新加坡来的方济会司铎刘玛定。黄永清先生供职于悉尼水务局,是一位电器工程师。他于1963年和母亲一起领洗进教,并热衷于为教会服务,曾先后任堂区的歌咏团团员、读经员多年。
在徐麒方神父和周伯泉神父的主持下,辅祭人员手提调炉、高举十字架为前导,执烛、洋鼓队、圣母轿、主祭、辅祭、读经员、唱经班、教友跟随在后,游行队伍举着“中华圣母佑我中华”、“和平之后为我等祈”、“罪人之托为我等祈”等横幅,从西墙门出发
比如,犹太人从内部界定犹太人意味着什么,其他人只能从外部描述他像什么。第六条准则:每一个对话的参与者对不同点不可固执己见。
白白大诚老师,拥有博士头衔,且是两个,一个是从哈佛大学获得的比较宗教学博士学位,另外一个是芝加哥神学联盟(CTU)授予的荣誉博士;尹玮玲老师也是博士,从芝加哥大学获得发展心理学博士学位。
她对我的影响不仅在于她从专业角度同我分享她对皈依的理解,更在于她那似乎永远不会耗损的生命力。这种生命力来自于天主深深的恩宠。尹玮玲让我看到恩宠,让我接触和感受到恩宠。不久后就准备出国研修神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