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办告解都会良心不安,经常因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而羞愧、自责。甚至不能原谅自己为什么总是屡犯不改,内心自我批判、不能接纳自己的这个毛病。
假设有一位慈母,从看到自己的孩子出生在世那一天起就对这个孩子充满了怜悯,觉得这个孩子来到人世实在是太不应该,活在人世实在是太苦了,一定要救他,于是拿出自己所有的爱给他,虽然他常辜负这爱,但母亲一直希望他有一天能悔悟回头
大圣若瑟在玛利亚“看似停止了对他的爱”时,继续选择以义人的方式爱人,也让自己爱的能力继续成长。义人的爱就是超越常情常理的爱,是天主对人的爱。其次,他在不断调整自己的情绪和理智中,以信德选择去爱。
主耶稣的这种选择性地帮助人,其实是引导人记得自己生命的主要责任和使命。因为罪恶,人迷失了自己的人生目的;因为罪恶,人颠倒了人生的主次顺序;因为罪恶,人耗费了时间和精力做“无用功”。
为了达到这个人生的目标,个人、团体和民族不断地努力,甚至牺牲自己的时间、精力和财力,牺牲有些人的生命……然而,许多时候,如果人冷静、理性的思考,如果仰观苍天,俯视大地,人就会发现,许多被自己、被他人、被祖先所认为非常重要的人生目标
第一种基督徒只关心自己与天主的关系,那是「封闭、自私」的关系,听不见别人的呼声。教宗解释说:「这种人今天也听不见许多需要耶稣的人的呼声。
守斋者要了解斋戒的意义;谁愿天主怜悯他的饥饿,他就该怜悯他人的饥饿;谁希望获得仁慈,他就该仁慈待人;谁寻求友善,他自己就该对人友善,谁愿自己获得赐予,他自己就该施恩于人。
你们看看我的手,我的脚,分明是我自己。你们摸摸我,应该知道:鬼神是没有肉躯和骨头的,如同你们看我,却是有的。’说了这话,就把手和脚伸给他们看。
这一次,他提醒信友们基督指出的道路是空虚自己,这才是人的完全实现。教宗以圣保禄宗徒致斐理伯书信为祈祷默想的主题。 只有谦下服务,才能被提升到天主跟前。教宗本笃十六世用这句话概括了基督指出的路。
在山脚下,一位六十多岁的教友老姐姐,用自己的小锅为我们50多人烧水、煮方便面。要知道,那里是很缺水的地方,水贵如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