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天主造了光明和黑暗之后,便一直把我丢在黑暗的角落里——不管不顾?为何不能给在黑暗角落里颤抖中的我一点光亮,让我体验到祂创造的美好?求啊!求啊!就是一种不满足,就是一种无限索取与企图得到的心态。
他造生、养育我们,保存、爱护我们,救赎、圣化我们,诚如若望宗徒所言“天主是爱”(若一4:16),所以我们都该永不停息地赞美、感恩、颂谢、竭尽全力献光荣于天主,无条件地服从他的命令、承行他的旨意、仿效他的圣善
其实,自从天主创世以来,他那看不见的美善,即他永远的大能,和他为神的本性,都可凭他所造的万物,办认洞察出来。”(罗1:19—20)因此,我们在静默中等待着,也在静默中准备着耶稣的诞生。
创世纪前三章,用几天造人造万物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人是天主的肖像和管家,天主是宇宙的主人,共同的先祖……有关你我的救恩史。
难道他们不是天主造的?“神爱世人”这句话他们又将如何解释? 主耶稣说:“那听天主的话而遵行的人是有福的。”
就其在华人基督教界的学术影响而言,这样的研究理应引起各地华人天主教神学界的重视。
有个庙如果在园林里,发明了一个词,“滴水为界”。庙堂一下雨,屋檐水会滴下来,滴水的那个界,里面是寺庙的。比如要买门票,先进园林,才能进庙里,善男信女天天烧香天天买门票怎么受得了呢?
其本意也是为了让传教士的学识更受尊重,借以推动传教。而它背后的目的,是由数学真理向中国人表明天主教是理性的宗教,是在逻辑推理的基础上建立、绝不是轻信盲从的宗教。
第二,小时候我受民间信仰影响很深,认为人们受苦是因为前世所造的孽,需要这一生来补偿。但我发现这套说法并不能满足我,不能让我心服口服。我一直在想,难道这就是人生吗?人生来就是为还债吗?
(依61:10)人们都要因我所造的而永远喜悦快乐。(依65:18)当耶稣来到这个世界的那一刻,他要把平安与喜乐带给人群。环绕耶稣和若翰的诞生都充满着喜乐、雀跃、欢腾、庆典的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