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咏》106篇就这样描述以色列子民在旷野中所犯的罪:他们很快就忘记了天主的作为,他们不再坚持顺从他的旨意,遂在旷野中放纵贪欲……他们竟将拯救自己的天主忘记…&
在这两篇圣咏中﹐圣咏作者都承认自己的软弱和罪﹐渴望与天主圆满共融的最终结果。
羊毛织成的领带象征着牧者的使命:效法除免世罪的天主羔羊—基督的贞洁(白花),流血(红花),敢于为自己的羊群舍身致命。圣女依搦斯深受中国教友喜爱。
原来这是一个生活放荡的罪妇,耶稣为挽救她,直接指明她的生活违反伦理道德:“你曾有过五个丈夫,而且现在你有的也不是你的丈夫。”由于隐私被揭露,那妇人非常震惊,进而改口尊耶稣为先知,并把话题转到宗教方面。
然而,这一切痛苦,耶稣也曾经历过,他把这一切交给了天父,为补赎我们的罪。天父也从他唯一圣子的手中接受了一切痛苦,是耶稣基督的爱救赎了世界。
主啊,请您宽恕我的罪,给我一次重新开始的机会,既然我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选择了您,就再也不想和您失之交臂!我像一粒尘土,我来自何方,我情归何处?我不再热衷于过去的“信仰”,而是用自己的心去体味、去感悟。
凯乐认为,尽管天主的确不希望我们去犯罪,但是当我们仔细去关注耶稣所讲的话的时候,就会发现他把很大的精力放在解释天主的爱上面——天主非常爱世人,远远超过关注于他们犯过什么罪。
真的,任何分裂都无法抵挡这共融的献祭;只有虚伪、与罪同流合污的态度能将它排除在外。任何隔阂也无法抵挡这脆弱不堪的掰开之饼和倾流之酒,即主耶稣唯一身体的圣事所具有的威力。
从这个角度而言,人类必须要有的悔改、善功和努力才会有更深层次的意义,它们不再是我们向基督在十字架上为我们主动赚得的救恩而付出的代价,而是向那位当我们还是罪人时,就以其义人的血而首先爱了我们并救了我等者的回应
教会相信已亡的信友,可能由于罪罚或小罪,仍未能进入天乡,必须经过一个炼净的阶段——教会习惯称他们为炼灵;炼狱亡灵一面渴望胜利教会的功劳和有力的转达,同时也需要战斗教会的祈祷和有效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