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著基督的十字圣架,苦难成了人类的某种『普世救恩的圣事』」。教宗府讲道神师接著引领众人超越新冠疫情造成的悲惨处境,进而省思其正面效果。
教宗结束讲道前,邀请众人说:“让我们感谢天主赐予我们奉献生活的恩典,祈求祂赐予我们新的目光,好能懂得辨识恩典、懂得去寻找近人、懂得怀抱希望,也让我们的眼睛看到天主的救恩。”
事实上,这种语言是没有救恩的语言,是不能够传递任何真理的句式,因为此类语言与句式是空洞的、抽象的、干涸的。这类句式和语言是无的放矢的,故此,没有办法回应任何来自现实生活中的质问与真实生命经验中的探索。
所以我们要参与他以苦赎罪的工作,也该援助那些缺乏生存基本需要的人,牺牲自己的智慧能力物质钱财,使他们也能感受天主的大爱和基督的救恩。
教宗解释道,在《福音》中,尤其在玛窦和路加的记述中,大圣若瑟是救恩史开启时的一个重要人物。
耶稣受伤的圣心流出血和水,彰显「天主由衷的温柔、祂为爱我们而蒙受的苦难」,同时也展现出祂「为了我们的救恩,必须承受多大的折磨」。
修女说,祭台就是天主的餐桌,无意间竟有种巧妙的感知,从祭台下的马槽到祭台上面的背景墙,基督建立圣体的晚餐像,整个布局给人展现的就是整个救恩过程,尤其是晚餐像与祭台间高低层次的衔合,熙雍山晚餐厅的餐桌与圣堂的餐桌竟近在咫尺
相反地,我们正正是透过经历这一切,并与为爱而被钉死和复活的基督在一起去面对,才找到这些经历的救恩和意义。每位必定带着各自的伤口,将会与基督一同复活。
“也就是说,不把自己的利益放在首位”,却“分享天主赐给我们的特恩和恩典”。生活出服务的精神就是在日常生活中扪心自问‘我能为他人做些什么’,给予生命就是把自己奉献出去。在现实生活的具体行动非常重要。
而在这多元多变的时节,如何能以青年人喜欢的方式将耶稣基督永恒不变的救恩传递给他们,也成为了很多牧民工作者的,特别是青年牧民工作者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