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转化的灵性旅程上寻求对宇宙、神和自然奥秘的认知,知识相等于生命的救赎;所以,认为一切都靠自力就可达到自我的实现,完美的价值是自我所创造的,否认基督信仰中的恩宠论,连生命的神圣能力都是人扩展心灵的效果,只执着自我满全的私人境界
学术界也确实曾长期百思而不得其解,幸而,有一位身居美国的中国经济学家杨小凯一语警醒梦中人,他指出:西方世界的现代化的基本经验并非人所共知的从自由的个人—自由的秩序—自由的制度,而是从自由的信仰
比如在1979年,三联出的一本杨真的《基督教史纲》,这个著作是我的老师写的,用的笔名。当时给他的评价并不是很高,第一认为他的观点比较左,第二认为他的资料比较旧。
故此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美国普渡大学的杨凤岗教授做过一个抽查统计,中国天主教的数字更低……台湾天主教一直在23万与30万中间徘徊。
日在圣玛尔大之家弥撒讲道中谈到达味在上主面前的欢乐舞蹈,他强调说:若我们固守形式,我们的祈祷将变得冷淡且不结果实若你们在家里有未领受坚振圣事的儿童和孩子,并且他们已经到了领受的年龄,你们就要全力以赴,让他们满全这件基督徒入门圣事
这样,教会从事满全本身的使命(七),同时也促进并有助于人类的文化并以某活动--礼仪活动亦不例外--训练人们获致内心的自由(GS58)。所有这些都说明,教会不能使自己成为其所生活的文化中的陌生者。
流亡归国后圣殿被重建(主前515年),逾越节再次成为朝圣节直至耶稣时代。为满全法律的要求,耶稣每年去耶路撒冷过节(参考若2,13),约史雅国王的宗教改革也是导致耶稣死在耶路撒冷的间接原因。
作为先知,依撒意亚在他先知书的第二和第三部分,多次邀请人们前来接受喜乐,他指出这种喜乐在未来将会满溢(参阅依9:2),天上、荒野和不毛之地必要欢乐(参阅依35:1,44:23,49:13),上主所解救的人必要快乐地呼喊着进入耶路撒冷
.[28]康熙五十年四月至六月〔A〕.清圣祖实录〔Z〕卷二四六.北京:中华书局,1985.[29]《中国测绘史》编辑委员会.中国测绘史〔M〕.第二卷.北京:测绘出版社,1995.111.[30]丘光明、邱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