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窦福音》记载了复活主与宗徒们在加里肋亚的最后一次相聚,地点是在「耶稣给他们所指定的山上」(参阅:玛廿八16-29)。
(肋8:22-24)大司祭耶稣基督垂听人类的哀呼。(谷5:36)天主的司祭,需要慈悲的倾听能力。心“我们应该爱,因为天主先爱了我们。”(若一4:19)以基督的心为心,去包容、去理解、去接纳身边的人。
常受众人称赞敬仰,就像当代被誉为“穷人之母”的慈善家——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印度德肋撒修女,虽然她从外貌上看去,既瘦弱又低矮,脸上布满皱纹,但却因其惊世骇俗的仁爱善行,震撼世界,誉满全球,成为公众钦佩和仿效的楷模
教宗最后强调:“诞生在白冷的婴儿和走在加里肋亚路上、并在十字架上把自己的生命赐给我们、而在升天后又继续借着他的圣神的力量领导教会的耶稣是同一个人。这就是我们基督信仰的美妙和伟大真理”。
毫无疑问,不论犹太教或伊斯兰教的信徒,不论天主教、东正教或其它基督信仰教派的信徒,所有的人都是天主的肖像,我们都蒙召成为如同天主一般圣善慈悲(参阅:肋十一44;玛五48),但我们却不真正如此生活行事。
居里夫人舍弃了安逸的生活,得到了镭,舍弃了镭所能带给她的巨大利益,得到了世人的钦佩与赞颂;李白舍弃了功名利禄,却留住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傲骨;德肋撒姆姆舍弃了世间的繁华,毕生服务于贫民中的贫民
曾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德肋撒修女,于10年前去世时,印度政府和人民为她举行了非常隆重的国葬。再说排名在我国富人榜前5名中的黄光裕教友,他是生在广东汕头老教友家的孩子,现在是国美电器的总裁。
我似乎像飞到天空,阿肋路亚,灵魂上的洁白无尘比蜂蜜要甜美百倍。望望天空,天空格外的湛蓝;看看太阳,阳光格外的灿烂;迎着微风,风儿格外的和煦;踏着大地,大地格外的宽广。啊!
而其后,总统又热情地继续了他的这个天职,为无家可归者兴建了一个家,邀请加尔各答德肋撒修女创办的仁爱传教女修会的修女主持。
每个堂区将供奉圣髑一至两星期,经五十一个堂区传递后,将永久存放于圣德肋撒堂。接待堂区要在主日弥撒中恭念特别祷文,弥撒降福前主礼将圣触交给接待家庭代表带回家中,邀请亲友一起敬礼祈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