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2003美中天主教交流协会的执行主任;《中国教会》季刊的总编;全国天主教中国事务年度大会的协调者;宗教参访团十一次赴中之旅的带领者。
教宗表示,“我们主教蒙召在这块土地上撒下信德和望德的种子”,“教会的牧者,考虑到不同范畴的科学的贡献,有权对影响人们生活的所有事物提出看法,因为福传任务指向并要求每一个人的全面成长。
这位真福深知,福传者必须「对一切人成为一切」(参阅:格前九19-22)。因此,他「学会当时刚摆脱奴隶身份的人的语言,用简浅易懂的话语教导他们救恩的喜讯」。
隆巴尔迪神父在记者会上介绍2019年“拉青格奖”得主(梵蒂冈新闻网)若瑟·拉青格-本笃十六世梵蒂冈基金会董事会主席隆巴尔迪神父9月30日召开记者会,宣布加拿大哲学家查尔斯·马格雷夫·泰勒(CharlesMargraveTaylor
我们越是诵读、默想《福音》中耶稣怜悯受苦者的事迹,我们就越加了解“上主的怜悯并非偶发行为,时有时无,而是从不间断”。因此,怜悯是耶稣的心态,是天主慈悲的体现。接著,教宗举出耶稣怜悯受苦者的具体实例。
教宗说:「穷人是耶稣追随者生命中的宝贵礼物:我们在受害者和贫苦者之间,领受那与基督相遇的恩典。」
这样一来,他们不仅款待福传者,也接纳了他的宣讲,即基督的福音是‘为使一切有信仰者获得救恩的天主德能’(参:罗一16)。从那时起,他们的住家便充满了‘生活’圣言的馨香,人的心灵因此而富有生气。”
教宗的弥撒讲道以耶稣这两句话为主干,指出耶稣的回答打破了“那些声称自己对耶稣享有过多特权者的自负。对所有愿意聆听的人而言,福音是一项邀请和一项白白享有的权利”。
教会必须如此行事,她是深爱耶稣新郎的朝拜者。」在一年之初,教宗期勉众人领悟到「朝拜是信仰的要求」。他解释朝拜的意义,说,「朝拜有如『出谷』行动,逃离最大的奴役,即:做自己的奴仆。
无论选择哪种方法,为领受全大赦,信友必须恳求天主终止疫情,恩赐病人宽慰,并赐予蒙主恩召者永远的救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