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原文(若4:10-18):耶稣回答她说:若是你知道天主的恩赐,并知道向你说给我水喝的人是谁,你或许早求了他,而他也早赐给了你活水。那妇人问说:先生,你连汲水器也没有,而井又深,你从哪里得那活水呢?
敬畏上主必获救援“因为凡是求的,就必得到;找的,就必找到;敲的,必给他开。”(玛7:8)此节圣经为这家带来了新的希望,他们一家四口用虔诚祈祷呼求天主的可怜,祈求主的看顾。
然而莲娜的父母是虔诚的基督徒,他们没有抱怨天主,只是不断地祈祷,全心呼求上主的眷顾。藉着天主的恩宠,夫妻俩没有一蹶不振,没有灰心丧气。圣保禄宗徒说:“谁能使我们与基督的爱隔绝呢?
你们不要跟他们一样,因为你们的父,在你们求祂以前,已知道你们需要什么。”(玛6:6-8)天主啊,我知道,祈祷是一个双行线:说和听。祢对我们说话,我们倾听。我们对祢说话,祢俯听。
拜托、拜托,我们不可对战争习以为常,让我们所有的人大声呼求和平,从阳台和大街小巷呼喊!和平!愿各国的负责人聆听人们的和平呼声。
也恰逢童贞圣母的瞻礼,进教之佑,人们在上海佘山圣母的朝圣地敬礼她、呼求她。在这个场合,我谨向我们在中国的兄弟姐妹表示我的思念和亲近,分享他们的欢乐和希望。
人不是在求实际有用的东西而是在求取悦他人。我们似乎极需这个面罩,没有了它,就不能活下去。 当“讲究风格”变成“必需”时,事态就严重了。物价也变成天文数字那样高。“这是法王路易第九用过的,是真水晶。
耶稣是不是在要求我们放弃反抗贫穷不幸,放弃争取分配公平?作耶稣门徒的必须拒绝物质财产吗? 首先,我们必须明白:与古往今来许许多多的精神途径截然不同,圣经对物质现实绝不反对。
耶稣传教时曾劝勉我们:「庄稼多,工人却少,所以你们应当求庄稼的主人派遣工人,来收他的庄稼。」
因此,这个希望要求我们不迟疑,不陷入习以为常的束缚,不停留在平庸和懒惰中;正如圣奥斯定所说,它要求我们对那些不对劲的事物心生反感,有勇气去改变它们;它要求我们成为寻求真理的朝圣者,永不疲倦的梦想家,因来自天主的梦而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