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刚加入教会,开始度信仰生活的时候,我的母亲还没有皈依圣教,所以她总是阻拦我去参加正常的教会活动。那时,我们村的教友,每天晚上都要在一位姓刘的教友家里聚会念晚课和玫瑰经。
一位五岁的女孩遇到了一场车祸,脑部受了严重的创伤,医生尽力抢救,性命保住了,但女孩却醒不过来,她变成了植物人。医生说她苏醒的机会很小。
记得小时,当早晨初升的太阳斜照在正面墙上的圣家三口像上时,室内显得分外绚丽多彩,母亲一边打扫房间,一边教我们跪在炕头念早课,那刚被母亲打扫干净的黄土地上浮起的带有湿气的灰尘,散发着泥土气味,那情景至今仍在脑海中萦绕
孩子不管长多大,做母亲的都会牵挂。这样的陈腔滥调大家也许都听的厌倦了,但这爱却是永恒的。记得前些日子,我出门打工,其实那儿离家不远,是驱车只需半小时就到的市区。
母亲潘杏英,圣名玛利亚,去年的这个时候,离开了寄居70年的人世。从小到大,母亲常叮嘱我要做个敬主爱人、孝敬长辈、品行端正的好孩子。学业,母亲基本不多过问,但母亲对我们幼时学经文是有要求的。
光阴荏苒,转眼已是母亲离世一周年了。母亲出生在河北平山县一个老教友家庭,嫁给同样家境贫寒的父亲。父亲早逝后,母亲为养活7个儿女,常穿越崎岖不平的羊肠小径,到集上卖豆腐卖羊杂汤,受尽艰难。
2007年在内罗毕国际马拉松赛场上,一位来自肯尼亚山区名叫切默季尔的农妇,跑出了2小时39分零9秒的成绩,第一个跃过终点线。
走进二姐的庭院,想寻找有关母亲的那份记忆。母亲离去四年了,妹妹现在住在这里。推开母亲住的那间房门的那一刻,不由喊出一声“娘”。
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姐姐被一位热心的教友带进教堂并接受了洗礼。当日母亲便做了一个梦,她梦见一位穿着白色衣服的高个子贵宾走到她的面前说:瞧!我把你女儿治好了,让她好好地跟随我吧!
;在穿越时空般的美妙场景中,主人翁——母亲出现了:儿时,雨中哭泣的我仍然/有母亲打开的伞——如果说,青年男女雨中的伞是爱情浪漫的小伞,那母亲手中的伞,则是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