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12:14)一旦做到了这一点,就会觉得身边人人是朋友,处处见友谊,就会获得一种幸福、美好、充实、愉快的心境。
教堂的歌声,那天籁之音,让我们沉浸在一个远离红尘的国度里,心境清明。每逢周一,我们手牵手一起乘车去老年大学,他去书法班,学习画画,练练书法;我去合唱班,唱唱歌,我们手牵手,一路同行。
通过学习圣经,使大家认识到圣经是真理的宝库,从而可以改变人们的思想、思维,改变心境、态度,改变生命的质量,使灵魂圣洁、行为高尚,只有学习圣经、聆听圣言,心才能不断靠近天主,从而更好的度净化的生活、光明的生活
只要拥有了这一个十全十美的东西,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会有十全十美的生活和心境。张维玉摘自《新民晚报》2006年9月6日
现实不可更改,心境却能营造,身体可以残疾,意志却不能丧失。残缺只是表象,不能代替内心真正的充实,许多身残志坚的故事,都证明了这一点。所以说,面对残疾人,你可以怜悯,可以帮助,但绝不可以嘲笑。
奇怪的是,在苦路的每一处,我感受到全是圣母的心境,我体会到的都是母亲的苦。看到她的勇敢、坚强地接受、承担陪伴爱子的苦难到最后,我哭、我痛,并不停地问:她如何还可以不争、不吵,那么宁静的忍受陪到底。
其时,我想幸福是一种心境吧!因人而异并随时间环境而变化,幸福也是相对苦而存在的。没有辛苦的努力,就没有胜利的喜悦,曾经沧海才能领略生命的可贵。
幸福是一种感觉,一种心情,一种心境,是居陋室而德惟馨,是食菜根而味犹甘,是着布衣而气自华;幸福是陶渊明采菊东篱,忽见南山的悠然,是李太白花间独酌,对影邀月的逸致,是孔夫子的有朋自远方来,是范仲淹的先忧后乐
这是我那时的真实心境,至今记忆犹新。直到退休第二年,有次进堂,路过门卫,守门的谭老师热情地叫着:老邱,快来,我给你几份“信德”。
比菲枢机主教说:皈依就是从罪恶感而产生的使人得救的忏悔心境。四旬期礼仪以耶稣公开生活所说的一句话开始:‘你们悔改,信从福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