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有主仆二人,仆人相信上主,主人是个无神派。一日,主仆二人出门旅行,住在一个旅馆。两人在闲谈中,辩论有神无神问题。仆人举出许多理由证明有神,主人至终不信。
书中援引了《玛窦福音》中的一个故事:主人远行之前把仆人们叫到一起并把财产委托他们保管,依据他们的能力,他给了第一个仆人5个塔冷通(注:古罗马货币单位),第二个仆人2个塔冷通,第三个仆人1个塔冷通。
谦卑下来才知道珍惜主的恩膏放开自己才知道能得丰硕富饶基督耶稣从天降临用天主的言语做为战胜世界的利刃从此击败了一切邪恶入侵无怨无悔明智的仆人对着三仇的诱惑从不畏惧迎着腥风踏着碧浪为永恒不变的生命创造通往天国的生命篇章无怨无悔明智的仆人四旬期记念着不灭的芳魂对着人生的旷野勇敢的追寻主的足痕明智的仆人永远与耶稣心心相印明智的仆人永远与耶稣携手共存阿
问3:亚巴郎要仆人做什么特别的事来保证他的命令?答3:要仆人将手放在他的胯下,并指着上主、天地的天主起誓,表示极其严肃的承诺。问4:如果女子不愿意跟仆人回去,仆人该怎么办?
当天的第一篇读经选自《依撒意亚先知书》,讲述天主召叫祂的仆人,把救恩带至地极(参阅:四十九1-6)。教宗阐明,这预言不仅关乎默西亚、救世主,也涉及以色列子民、天主的子民,包括我们每一个人。
谦卑仆人的态度:要成为真正的领导,必先是个谦卑的仆人(玛二十26-27)。领导不是高高在上,发号施令,而是去服侍,且要做到推己及人。
念经前,他透过当天主日福音所引用的两个图像,即芥子和仆人(路十七5-10),深入探讨信德这一主题。
耶稣接着设了一个比喻,一个仁慈的君王赦免了仆人欠他的巨债,但仆人虽被宽恕,却拒绝宽恕自己的同伴。教宗强调,比喻中的君王是位仁慈的人,他动了怜悯之心,就免除了那个哀求他的仆人的一切巨债。
那个败家的荡子回家后,倒也知趣,主动向老父要求一个仆人的名分。倒也合情合理,既然早已得到他应得的那分,家产自然也就没有他的份了。
袁神父通过不同的章节,带领大家更进一步认识耶稣,认识到耶稣就是爱,祂谦卑、顺服,展现给我们的是一个仆人的形象,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修女们要顺服承行主的旨意,勇敢背起自己的十字架跟主走,为主培育更多的新子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