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牧者和工作人员应该通过弥撒,帮助治愈那些“受绝望折磨的人”。文件还鼓励使用亚洲的标记、音乐和价值,“以确保礼仪在亚洲人心中引起共鸣”。
主讲者是奥地利维也纳的总主教ChristophSchonborn枢机。以下是法国杂志FamilleChretienne的记者MarieChristineLafon的采访,德莱译。
教宗方济各引用《愿祢受赞颂》通谕,说:「我们并非面对两个分别属于环境和社会的危机,而是一个同时包括两者的复合式危机。
他说:“对上主的受傅者,我决不能伸手加害。”教宗评述说,看得出“达味的高尚与撒乌耳意欲杀人的嫉妒形成了对比”。达味只是“悄悄割下一块撒乌耳所披外氅的衣边”,将它“带在自己身上”。
《路加福音》记载,耶稣「充满圣神」,进入荒野,在那里停留40天,「受魔鬼试探」(参阅:四1-2)。教宗省思了这段经文,阐明四旬期旅程的意义在于走向逾越奥迹,它是「礼仪年及信仰的核心」。
在11月27日的线上研讨会中,切尔尼枢机从《众位弟兄》通谕谈起,邀请与会者反省,「新冠危机对移民、难民、流离失所者和人口贩运受害者,造成怎样的影响。这种情况在这些群体身上反映出不寻常的光芒。
天主教会在参与对话方面有着长久的经验,愿意将自己作为建桥者贡献给世界“帮助创建和促进对话”。“必须通过尊重工人和最弱势群体的基本权利来确保对他们的保护”,包括组织工会的权利。
基于这两份文件,世界主教会议秘书处提出一个基本问题:“‘一起行走’使教会能按照受托付的使命去宣讲福音,今天在教会各层面如何予以实现;圣神邀请我们迈出哪些步伐来帮助同道偕行的教会成长?”
国内流离失所者能藏身的安全地区越来越少;某些地方不久前还划为安全范围,现在便已危机四伏。「有关各方一直互相谴责。没有人真心诚意要达成停战」。
此外,也成立了爱德服务部,前身是教宗赈济所,如此一来,这个部会在圣座内担任更重要的角色:“爱德服务部,也称教宗赈济所,是爱德的特别表达,以穷人、脆弱者和受排斥者为选项,在世界任何地方,以罗马教宗的名义向他们实施救济和援助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