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另外220个家庭以及他们的600名子女聚集在保禄六世大厅接受教宗方济各的降福,然後加入他们福传前辈的行列。
耶稣在本主日福音的比喻中说人应当时常祈祷,不要灰心,就如那位寡妇那样,极力恳求那位不义的法官,最终获得伸冤。教宗认为这是一个真实的信德见证,这是我们祈祷的模范。
周围几十里的村村镇镇都留下了她福传的足迹。就是在文革期间,她也没有停止福传的步伐。宗教政策落实后,更坚定了她把基督的爱施于人的信念。
教宗表示,「基督门徒的福传态度也是如此:他们温和而坚定地宣讲福音,既不呼喊,也不斥责他人;既不骄傲自大,也不强迫他人」。教宗强调,「真正的福传绝非劝人改变信仰,而是吸引人归向基督。
这道劝谕总共分成5章、177个段落号码,指明真福八端是成圣的康庄大道,因为它与世俗背道而驰。许多「邻家」的圣人展现出人人皆能成圣,圣德的生活与慈悲的生活息息相关。
周至教区闫家社堂区于2017年成立德兰福传仁爱善会以来,在本堂马均孝神父带领下,定期一周集会,互相学习,分享圣经,看望贫困老人、残疾老人、空巢老人,帮助他们做家务,为老人洗衣服,打扫卫生、为他们送上米、
虽然已经加入福传行列,多次和大家一起走村串乡,向教外朋友宣扬天国真理,但也因着要长途跋涉、吃苦耐劳、接受别人异样目光及嘲讽的“冷风刺激”,因此也就害怕起来,成为福传队伍的逃兵……诸如此类,因风恐惧而“下沉
在这一个世纪里,您的临在是教会的祝福、教区的福源,也是修会的大恩典!您的生命犹如天使,把真善美撒向人间!年轻时期的您,因着主的一声轻唤:“来跟随我”!您便放弃一切、离乡背井、走进修院。
李神父到这里时,一应用品全都带齐,如:祭衣、祭饼、圣体柜、圣爵、圣油、圣像、福传资料以及其他用品,他又自己出资,建了两个祭台,制了12面“信经旗”,神工亭,“天主圣教”和“荣主益人”的两块匾。
为了抵制在印度泛滥成灾的堕胎现象,仁爱会修女们坚持开办专门接待和照顾单身母亲的收容所;并在国际范围内寻找愿意收养弃儿的善心人。 捍卫从受孕到自然终结的人类生命,是真福生前竭尽全力奋斗的目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