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我微笑着回答他说:这位弟兄你误会了,我们宣讲的是神而不是某一个人,我们宣讲的是创造天地掌管万物的主宰。到结束祝平安时,我过去和他握手,并给他说:愿你早日认识耶稣,天主祝福你。
过后,这位老人也不好意思了,还主动给我打招呼,欢笑又回到了房间和这位老人的脸上。我想,其实生活中不是每时每刻都会使自己顺心,只是自己有个好的心态,热心付出是很重要的。好啦!
——这是河北献县书法家冯九龄教友为本教区金凤志神父撰写的对联,恰如其分地反映了这位可敬的司铎全心事主爱人的一生。提起金凤志神父,在河北省沧州及周边的教区可谓妇孺皆知。
这位粘胶工人平日怀揣一根胶棒,无论何时何地,随时给人修鞋、换底、粘包、补伞以及修理家具。在他为人服务的同时,也把自己与众教友的心连在了一起。
1994年他结识了一位教友(也是他的代父),在这位教友的引领下,他开始认识了教会,学会了念“玫瑰经”,“慈悲串经”等祈祷的经文,在天主、圣母的助佑下,他的冠心病竟奇迹般地不治而愈。
虽然特里萨后来救愈了这位老妇女,但这件事对她震动很大,联想到每天早晨都有人推着车子像清理垃圾一样在街道上收集那些贫苦人的尸体,特里萨开始频繁奔波于加尔各答市的各个部门。
这位修女前去非洲时仅有23或24岁,几乎是整个一生!像她那样的人有很多。修女告诉我:我不在本地服务,而在邻国的刚果;我同这个小女孩乘独木舟来这里。这就是传教士,十分勇敢。我又问:修女,您做什麽工作?
但过了不久,小虫得知这位助手之后过得并不太好,他非但没有暗暗嘲笑和奚落,反而还写了首歌给他,歌名是《只要你过得比我好》,这个名字也表达了他此时的情真意切,和对这位助手的真挚祝福。
为我这位母亲,这是最珍贵的祈祷。我把这些奉献给我的儿子,祂为你们而诞生。祂看着你们且聆听你们。我们常在你的身边。这是一份呼吁、结合、皈依、鼓励及充满的爱。
事实上,在教会新订的和好圣事礼仪里面,首先就强调,听告解的神父要友好地接待忏悔者,并且亲切问候他,让他和听告解者建立一定程度的人际关系,表示他重视这位忏悔者,关心他,肯定他是独一无二的,而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