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耶稣的苦难和死亡却告诉我们祂的国不属于现世,祂的复活和升天显示祂的胜利超越时空。否则,祂完全可以死而复活的声威号召民众,推翻罗马的殖民统治,建立强大的以色列帝国。
但是,在苦难沧桑面前,她毫不抱怨,反而更加信赖天主,视信仰为黑夜中的亮光,视基督为痛苦中的慰藉。母亲的这份坚定信仰深深影响了霍子平。
这类十字架,使信友回想吾主的救世苦难,即使在礼仪庆典外,亦宜留在祭台近处。读经台309.天主圣言的尊贵,要求在圣堂内为宣读圣言而设置合适的位置,并且在圣道礼仪中,让信友的注意力自然集中于此[117]。
听他们讲年轻时的故事,使我了解到他们过去的经历,出生在贫苦战乱年代的他们,经历了烽火硝烟弥漫的时代,也走过饥寒交迫的岁月,曾经的苦难在他们身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伤痕。虽然他们面对坎坷的人生总是一笑而过。
此外,教宗方济各针对本次常规禧年提出诸多愿景,希望我们在外在的庆祝之时,勿要忘记那些在苦难之中的人们,禧年的恩典和喜讯也需要通过我们基督徒的言行传递给那些处于社会边缘的人们。
夫妻正在生死分离,顿足捶胸的哭别之际,饶裳顿生怜悯之心,忙停下脚步询问,知道他们深陷走投无路的困厄之中,就毅然决定卖掉自己的田产,以所得资金救助这对苦难夫妻,挽救了这个将要破碎的家庭。
近年来,为数众多的教友离开故乡,踏上了外出务工之路,开始了新生活。身居异地的这一特殊教友群体信仰状况如何?背井离乡的他们面临着怎样的问题?他们想要倾诉怎样的心声?教会是如何关怀他们的信仰生活的呢?
我建议“信德”开辟一个老堂区复兴之路栏目。中国教会80%还是老堂区,只有把老堂区教友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新堂区才能活跃起来。
不由得回忆起我小时候,那是75年,妈是新教友,爸15岁就去外地上班根本不懂信仰是什么,和教外人无区别,是天主亲自拣选了你和大姐,在大姐带领下咱全家及众多教友走上悔改之路,当你16岁离开学校,看到教会荒凉没有神父
山西省长治市的田连恩和张玉霞夫妇就是在基督之爱的感召下,宽恕了仇人,走上了福传的见证之路。